全球大宗商品期货价格波动作为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风向标,其影响因素复杂多元且相互交织。从供需基本面到金融属性,从地缘政治到市场情绪,多重力量共同塑造着大宗商品市场的运行轨迹。深入剖析这些影响因素,不仅有助于理解当前市场格局,更能为研判后市走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框架。
供需关系始终是大宗商品定价的核心基石。供给侧方面,主要资源国的生产政策、自然灾害、基础设施状况及劳动力成本变化均会对供给弹性产生显著影响。以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减产协议为例,其产量决议直接牵动全球原油供给格局;而智利、秘鲁等铜矿主产国的罢工活动或矿山品位下降,则会扰动基本金属市场的供应预期。需求侧则与全球经济增长态势紧密相连,特别是中国、美国、欧盟等主要经济体的工业生产、基建投资和消费活力,直接决定了大宗商品的消耗强度。新冠肺炎疫情后全球经济复苏的不均衡性,使得不同品类商品的需求恢复呈现显著分化,这种结构性差异持续主导着不同品种的价格走势。
金融与货币因素在商品定价中的权重日益提升。美元指数与大宗商品价格普遍呈现负相关关系,因为大多数商品以美元计价,美元走强会增加非美货币持有者的购买成本,从而压制需求。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利率政策调整亦会通过影响资产配置偏好和持有成本来左右商品市场。当美联储等央行实施宽松货币政策时,低利率环境和充裕的流动性往往会刺激投资者涌入商品市场寻求保值增值,催生金融化驱动的价格泡沫;反之,货币政策紧缩则可能引发资金撤离,加剧价格调整压力。机构投资者的持仓变化、指数基金的资金流向以及算法交易的盛行,都显著放大了市场的波动性和短期偏离基本面的程度。
地缘政治风险是不可忽视的剧烈波动触发器。区域武装冲突、国际制裁、贸易壁垒和航运通道安全等事件会瞬间改变市场对供应链稳定性的预期。俄乌冲突对全球油气、农产品、化肥供给的冲击即是明证,它不仅直接造成相关品种的供给缺口,更引发了全球范围内对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的深层担忧,导致价格风险溢价持续高企。主要资源国政局动荡、出口政策突变或关键运输路线受阻(如红海航运安全事件)都会在短期内制造巨大的供给不确定性,推动价格非理性冲高。
库存水平、季节性因素及市场预期管理共同构成了中短期价格波动的重要背景。显性库存(如LME金属库存、EIA原油库存)的变化为市场提供了供需平衡表的实时快照,库存下降往往预示着供应紧张,支撑价格走强。农产品价格则深受种植周期、天气条件和收割进度的季节性影响,北美干旱或东南亚洪涝等极端天气频发,正通过产量预期不断扰动价格神经。同时,权威机构(如IEA、USDA)的月度报告、主要生产商的产量指引以及投机头寸的变化,都在持续塑造和修正市场的集体预期,往往在基本面变化之前就驱动价格先行反应。
展望全球大宗商品后市,我们认为市场将延续高波动、强分化的格局。能源转型背景下,传统化石能源资本开支不足与可再生能源金属需求激增的结构性矛盾将长期存在,铜、锂等绿色金属的需求前景依然坚实,但短期受制于项目投产进度和回收技术突破。原油市场则将在OPEC+减产挺价、美国页岩油弹性供应和全球需求增长放缓的多空博弈中寻找再平衡,地缘风险溢价或成为常态。农产品市场需持续关注厄尔尼诺等气候模式的潜在影响,以及主要出口国贸易政策的调整。宏观经济周期、碳中和进程及逆全球化趋势将共同定义下一个十年大宗商品市场的新范式,投资者需更具前瞻性地把握结构性机会,同时警惕金融属性放大波动带来的潜在风险。
理解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需采用系统性和多维度的视角。在基本面分析框架中嵌入金融、政治和预期因素的综合评估,才能更精准地把握市场脉搏,从而在高度不确定的环境中做出更审慎的决策。
天气产生了怎么的变化?
什么原因引起了气候变化?在说明这个问题之前,必须先介绍什么是气候系统,以及气候系统的各部分之间是怎样相互作用并影响气候变化的。 气候系统的构成及其对气候变化的作用 全球气候系统指的是一个由大气圈、水圈、冰雪圈、岩石圈(陆面)和生物圈组成的高度复杂的系统,这些部分之间发生着明显的相互作用。 在这个系统自身动力学和外部强迫作用下(如火山爆发、太阳变化、人类活动引起的大气成分的变化和土地利用的变化),气候系统不断地随时间演变(渐变与突变),而且具有不同时空尺度的气候变化与变率(月、季节、年际、年代际、百年尺度等气候变率与振荡)。 气候系统是地球系统的主要部分之一。 地球系统还包括人类与生命系统,社会—经济方面等。 它是一个完整的、相互关联的具有复杂的代谢和自身调节机制的系统。 它的生物过程与物理和化学过程强烈的相互作用,以此构成复杂的地球生命支持系统。 气候系统变化的原因 引起气候系统变化的原因有多种,概括起来可分成自然的气候波动与人类活动的影响两大类。 前者包括太阳辐射的变化,火山爆发等;后者包括人类燃烧化石燃料以及毁林引起的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硫化物气溶胶浓度的变化,陆面覆盖和土地利用的变化等。 自然因素与气候变率 气候系统所有的能量基本上来自太阳,所以太阳能量输出的变化被认为是导致气候变化的一种辐射强迫,也就是说太阳辐射的变化是引起气候系统变化的外因。 引起太阳辐射变化的另一原因是地球轨道的变化。 地球绕太阳轨道有三种规律性的变化,一是椭圆形地球轨道的偏心率(长轴与短轴之比)以10万年的周期变化;二是地球自转轴相对于地球轨道的倾角在21.6°—24.5°间变化,其周期为年;三是地球最接近太阳的近日点时间的年变化,即近日点时间在一年的不同月份转变,其周期约为年。 另一个影响气候变化的自然因素是火山爆发。 火山爆发之后,向高空喷放出大量硫化物气溶胶和尘埃,可以到达平流层高度。 它们可以显著的反射太阳辐射,从而使其下层的大气冷却。 人类活动加剧了气候系统变化的进程 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主要包括人类燃烧化石燃料,硫化物气溶胶浓度的变化,陆面覆盖和土地利用的变化(如毁林引起的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等。 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主要有6种,即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和六氟化硫(SF6)其中对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是二氧化碳。 它产生的增温效应占所有温室气体总增温效应的63%。 且在大气中的存留期很长,最长可达到200年,并充分混合,因而最受关注。 温室气体的增加主要是通过温室效应来影响全球气候或使气候变暖的。 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完全决定于辐射平衡,温室气体则可以吸收地表辐射的一部分热辐射,从而引起地球大气的增温,也就是说,这些温室气体的作用犹如覆盖在地表上的一层棉被,棉被的外表比里表要冷,使地表辐射不至于无阻挡地射向太空;从而使地表比没有这些温室气体时更为温暖。 自1750年以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大气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浓度显著增加,2005年全球大气CO2浓度为379ppm,目前已经远远超出了根据冰芯记录得到的工业化前六十五万年以来的自然变化浓度范围,是65万年以来最高的。 根据多种研究结果证实了过去50年观测到的大部分全球平均温度的升高非常可能是由于人为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引起的。 (气候中心)
如何避免通货膨胀带来的损失

1.将手中的货币换成实物,不动产,将手中的货币转换为一些不易贬值的物品,如黄金。 2.如有保值储蓄可以进行保值存款。 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将钱投入股市和基金市场,这样可以分享实体经济增长带来的收益,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通货膨胀带来的损失.3.买卖外汇,减少通胀风险.
股票技术指标大全
股票技术指标:一、随机指标KDJ① K值由右边向下交叉D值做卖,K值由右边向上交叉D值做买。 高档连续二次向下交叉确认跌势(死叉),低档高档连续二次向下交叉确认跌势,低档连续二次向上交叉确认涨势(金叉)。 ② D值<15% 超卖,D值>90% 超买;J>100%超买,J<10% 超卖。 ③ KD值于50%左右徘徊或交叉时无意义。 二、ASI指标①股价创新高低,而ASI 未创新高低,代表对此高低点之不确认。 ②股价已突破压力或支撑线,ASI未伴随发生,为假突破。 ③ ASI前一次形成之显著高低点,视为ASI之停损点。 多头时,当ASI跌破前一次低点时卖出;空头时,当ASI向上突破其前一次高点回补。 三、布林指标BOLL①布林线利用波带可以显示其安全的高低价位。 ② 当易变性变小,而波带变窄时,激烈的价格波动有可能随即产生。 ③ 高低点穿越波带边线时,立刻又回到波带内,会有回档产生。 ④ 波带开始移动后,以此方式进入另一个波带,这对于找出目标值有相当帮助。 [1]BRAR指标【指标说明】:AR为人气线指标,是以当天开盘价为基础,比较一个特定时期内,每日开盘价分别与当天最高价、最低价之差价的总和的百分比,以此来反映市场买卖的人气;BR为意愿指标,是以前一日收盘价为基础,比较一个特定时期内,每日最高价、最低价分别与前一日收盘价之价差的总和的百分比,以此来反映市场的买卖意愿的程度。 四、KDJ--判断原则1、一般而言, D线由下转上为买入信号,由上转下为卖出信号。 2、KD都在0~100的区间内波动,50为多空均衡线。 如果处在多方市场,50是回档的支持线; 如果处在空方市场,50是反弹的压力线。 3、K线在低位上穿D线为买入信号,K线在高位下穿D线为卖出信号。 4、K线进入90以上为超买区,10以下为超卖区;D线进入80以上为超买区,20以下为超卖区。 宜注意把握买卖时机。 5、高档区D线的M形走向是常见的顶部形态,第二头部出现时及K线二次下穿D线时是卖出信号。 低档区D线的W形走向是常见的底部形态,第二底部出现时及K线二次上穿D线时是买入信号,若与价格走向发生背离,分别称为顶背离和底背离,买卖信号可信度极高。 6、J 值可以大于100或小于0。 J 指标值为依据KD买卖信号是否可以采取行动提供可信判断。 通常,当 J值大于100或小于10 时被视为采取买卖行动的时机。 7、KDJ本质上是一个随机性的波动指标,故计算式中的N 值通常取值较小,以5至14为宜, 可以根据市场或商品的特点选用。 不过, 将KDJ应用于周线图或月线图上, 也可以作为中长期预测的工具。 五、W&R判断原则威廉指标全名为威廉氏超买超卖指标,属于分析市场短线买卖走势的技术指标。 它是以N日内市场空方的力道(H - c)与多空总力道(H - L) 之比率,以此研判市势。 它是一个随机性很强的波动指标,本质上与KDJ理论中的未成熟随机指标RSV无异。 1、0≤WMS%R≤100。 由于WMS%R以研究空方力道为主,这与其它相似的振荡性指标以研究多方力道为主恰好相反,因此,WMS%R 80以上为超卖区,20以下为超买区。 2、由于其随机性强的缘故,若其进入超买区时,并不表示价格会马上回落,只要仍在其间波动,则仍为强势。 当高出超买线(WMS%R=20)时,才发出卖出信号。 3、同上理,当低过超卖线(WMS%R=80)时,才发出买入信号。 4、WMS%R=50是多空平衡线,上穿或跌破此线, 是稳健投资者的买卖信号。 5、公式中N的取值通常有6、12、26、等,分别对应短期、中短期、中期的分析。 六、MACD判断原则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MACD 是通过对指数型平滑移动平均线EMA 的乖离曲线(DIF)以及DIF值的指数型平滑移动平均线(DEA)这两条曲线走向之异同、乖离的描绘和计算,进而研判市势的一种技术方法。 1、0轴以下:DIF若上穿 DEA为买入信号;DIF若下穿 DEA为反弹结束信号, 也为卖出信号,但适于多方平仓,空方新卖单不适于入场。 2、0 轴以上:DIF 若下穿 DEA 为卖出信号;DIF 若上穿 DEA 为回档结束信号,也为买入信号,但适于空方平仓,多方新买单不适于入场。 3、与市势的 M头(或三头)以及 W底(或三底)形态相仿, 高档区DIF二次以上下穿 DEA可能大跌;低档区DIF二次以上上穿 DEA可能大涨。 这两处交叉若与价格走向相背离,则可信度极高。 4、由于柱线图拐点的变化十分敏感,虽可捕捉先机,但需小心因小失大。 岭南内参:一个能提前透露股市内幕和年报的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