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市场动态的角度来看,8月13日国内期市有色金属板块的表现反映了当前供需博弈和政策影响的复杂格局。盘面数据显示,工业硅、多晶硅和氧化铝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工业硅主力合约跌幅达3.43%,报8600元/吨,多晶硅主力合约跌幅2.11%,报51290元/吨,氧化铝主力合约跌幅0.92%,报3230元/吨。这种涨跌参半的局面表明市场正处于多空交织阶段,既有基本面的压力,也有政策预期的支撑。
深入分析工业硅领域,消息面显示期货仓单小幅下降41手至50475手,折合25.24万吨,同时社会库存回升0.7万吨至54.7万吨,厂库库存则下降0.14万吨至17万吨。这些数据揭示了供应端复产加速的迹象——8月多晶硅企业提产较多,预计产量达12.5万吨,而硅片排产环比持平,导致多晶硅过剩1.5-2万吨。结合光大期货的观点,工业硅供需双增格局的形成,一方面源于北方和南方复产潮,另一方面下游晶硅提产明显,但短期价格波动仍受煤焦情绪驱动。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多省行业协会的反内卷倡议可能成为盘面关键驱动,这反映了行业对过度竞争的担忧,若政策落地,或能缓解价格下行压力。

多晶硅市场方面,盘面升水后仓单增量吸引交易活动,光大期货指出其区间格局明朗,上顶下底特征明显。这源于产能收储等消息扰动,但8月过剩量的预估强化了供应过剩风险。中泰期货补充道,政策预期降温后,盘面回归基本面博弈,组件需求处于低谷,但头部企业报价坚挺,支撑位锚定在协会成本线附近。我认为,这突显了光伏产业链的季节性疲软,若下游需求未能改善,过剩压力可能延续至三季度末。
氧化铝的走势则受库存增加和政策博弈主导。数据显示,8月7日港口库存环比增3.9万吨至8.7万吨,仓单注册量环比增2.49万吨至3.82万吨,供应过剩预期强化。国信期货强调,市场正处于政策潜在利好与矿端扰动的博弈中,宽幅震荡格局将持续。中泰期货也指出,政策扰动可能引发激烈博弈。从我的角度观察,氧化铝的库存累积反映了电解铝行业需求疲软,但政策如产能调控若落地,可能提供短期溢价支撑,投资者需密切关注资金流向变化。
综合机构观点和当前数据,市场整体呈现宽幅震荡特征。光大、中泰和国信期货均强调政策与基本面的拉锯战——工业硅反内卷倡议、多晶硅收储传闻以及氧化铝矿端政策,都可能成为未来盘面驱动。短期来看,有色金属板块的波动性较高,建议投资者关注库存变动和政策进展,以规避风险。长期而言,若下游需求复苏不及预期,供应过剩格局或加剧,需警惕价格进一步承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