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提供的原油期货市场报告内容,我将从专业编辑的角度进行详细分析说明。以下分析聚焦于价格动态、市场消息解读和机构观点整合,旨在客观评估当前原油市场的风险与机遇。
从价格数据来看,6月17日的原油期货行情显示出显著波动。主力合约开盘报529.7元/桶,盘中最高触及533.3元/桶,最低下探515.0元/桶,最终跌幅超过1%。这一表现与前一日形成鲜明对比:6月16日,主力合约收涨5.43%至541.6元/桶,盘中最高价达553.6元/桶,最低价532.5元/桶,且持仓量减少2692手至16919手,同时资金整体流入5.56亿元。这表明市场在短周期内经历了剧烈震荡,涨幅后迅速回调,反映出投资者情绪的不稳定性。资金流入虽显示短期投机兴趣增强,但持仓量下降暗示部分投资者在获利了结或避险,这可能源于对地缘政治风险的担忧加剧。
市场消息方面,关键事件集中在以色列和伊朗的冲突升级。利宝石油协会主席安德鲁·利宝指出,此次冲突首次直接针对石油和天然气生产设施,这加剧了供应中断的风险。日本财务大臣则强调密切关注袭击对供应和价格的影响,而西方石油公司预测,若冲突维持现状,油价可能走低。这些消息凸显了地缘政治作为主要驱动力:一方面,冲突升级可能引发供应短缺(如伊朗原油出口被切断或霍尔木兹海峡封锁),推动价格上行;另一方面,若局势缓和,基本面因素(如供需平衡)可能主导市场,导致油价回落。这种不确定性强化了市场的二元性,即情绪市与基本面市的博弈。
机构观点汇总提供了深入的市场解读。中金财富期货的分析强调地缘政治风险溢价正在注入市场,以色列与伊朗的直接冲突是十余年来最严重的,可能演变为实质性威胁。他们警告,若美以目标转向伊朗政权更迭,原油供应可能面临断供风险,建议投资者谨慎看待泡沫风险。相比之下,国泰君安期货则更关注基本面支撑,指出OPEC+5月增产仅18万桶/日,远低于预期,且全球库存处于去库阶段(如北美、欧洲库存中性偏低,亚洲浮仓减少),这为油价提供支撑。他们认为,尽管地缘局势多变,但基本面健康,油价在震荡后可能挑战85美元/桶。两种观点形成互补:前者侧重短期风险(情绪驱动),后者强调中长期趋势(供需结构),这反映了市场当前的分歧——地缘事件可能放大波动,但基本面韧性或限制下行空间。
综合以上,我的分析认为,原油市场正处于高度敏感期。地缘政治(尤其是中东冲突)是核心变量,短期内可能主导价格波动,导致类似6月16日大涨和17日回调的剧烈起伏。基本面因素如OPEC+供应纪律和全球库存去库提供底部支撑,限制了暴跌风险。投资者需警惕情绪市带来的泡沫(如过度溢价),同时关注冲突演变:若局势升级,油价或突破前高;若缓和,则回归基本面驱动。整体而言,当前市场建议采取谨慎策略,平衡短期投机与中长期布局。
原油价格受什么因素影响?
影响原油价格的因素:影响原油价格的因素有很多,但总的来看,可以分为供与需两类因素。 一、供给类因素1生产国产量调整:由于石油的产出区域比较集中,所以产油国,尤其是石油的净出口国的产量调整就对石油价格产生非常直接的影响。 这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影响。 OPEC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欧佩克,其成立于1960年9月14日其宗旨是协调和统一成员国的石油政策,维护各自的和共同的利益。 OPEC的成员国历史上多有变动,目前有12个成员国,分别是: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利比亚、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厄瓜多尔和委内瑞拉。 目前该组织成员国共控制约占全世界78%以上的石油储量,提供的原油则满足了全球约40%的需求。 正常情况下,欧佩克旨在通过消除有害的、不必要的价格波动,确保国际石油市场上石油价格的稳定,保证各成员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获得稳定的石油收入,并为石油消费国提供足够、经济、长期的石油供应,是一个保证原油价格稳定的重要力量,但是一旦由于某些原因其改变了原油产量,其对原油价格的影响也是长期的。 2战争因素影响由于以原油为原料的各种工业制品影响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消耗量十分巨大,所以世界各国的原油储备量都以天计,这也就使得一旦爆发战争影响到原油的正常生产和运输的时候都会造成油价大幅波动。 如在2011年利比亚战争期间,由于其东部重要的原油输出港班加西陷入战乱和大量外资石油公司员工的撤离,该国的原因生产和对外运输都受到了巨大影响,产量锐减至正常水平的一半,而同时的油价也创下了2009年以来的最高点,至今也没有被超越。 而历史上旷日持久的两伊战争更是直接引发了第二次石油危机。 此外,战争后的报复性行为和战争中的威胁行为也经常会影响的石油价格。 历史上这种情况主要集中在中东地区,如前文中所提到的OPEC就在第三次中东战争后利用自身在石油储量占有率的优势逐渐强化在原油定价上的话语权,使原油价格自2两美元以下抬至3美元一桶,而在第四次中东战争阿拉伯联盟战败后,OPEC为报复欧美对以色列的支撑更是将原油价格从3美元上涨至13美元以上,引发了第一次石油危机。 而近年来,由于美国制裁伊朗,伊朗多次威胁封锁重要的原油运输通道霍尔木兹海峡,油价也因此多次出现波动。 二、需求因素1、全球经济状态 石油是现代工业社会的血液,一方面它会影响全球经济。 另一方面全球经济也会反过来影响到原油的价格:当全球经济持续繁荣,原油的需求量就会总体增加,反之就会减少需求量。 所以在全球经济遇到重大问题时,原油的价格会受到很大的打压。 如原油价格的历史最高点就出现在2008年年中,也就是金融海啸全面爆发的前夜,其后随着全球经济遭受重创,原油价格再也没有回到147美元的高点。 2、全球原油库存变动尽管总的来说全球原油库存仅仅能够供应全球几十天的原油需求,但是原油库存的变化却能够敏感的反应出全球原油市场的供需对比的变化,一旦库存增加,基本上就说明原油出现了供过于求,反之则是供小于求。 而原油价格就会因此出现短期的波动。 这方面最为重要和权威的是国际能源署(IEA)的相关报告。 3、气候因素的影响 由于以美国为代表的很多国家以原油制品为冬季供暖的主要燃料,这就使得气候也会在一些季节对原油的价格产生影响。 总的来说,尽管供需两方面都会对原油价格产生影响,但是由于原油自身在工业生产和应用的一些特点,如消耗巨大,同时为多个重要工业部门提供原料,所以其供应方面的影响更为巨大,单一事件的影响也更为长远。

与自然、环保有关的故事
1.节水为荣——随时关上水龙头,别让水空流。 我国是世界上12个贫水国家之一,淡水资源还不到世界人均水量的 1/4。 全国600多个城市半数以上缺水,其中108个城市严重缺水。 地表水 资源的稀缺造成对地下水的过量的开采。 50年代,北京的水井在地表下 约5米处就能打出水来,现北京4万口井平均深达49米,地下水资源已近枯竭。 2.监护水源——保护水源就是保护生命据环境监测,全国每天约有1亿吨污水直接排入水体。 全国七大水系 中一半以上河段水质受到污染。 35个重点湖泊中,有17个被严重污染, 全国1/3的水体不适于灌溉。 90%以上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50%以上城镇 的水源不符合饮用水标准,40%的水源已不能饮用,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 60%-70%是由于水源污染造成的。 3.一水多用——让水重复使用地球表面的70%是被水覆盖着的,约有14亿千立方米的水量,其中有 96.5%是海水。 剩下的虽是淡水,但其中一半以上是冰,江河湖泊等可直 接利用的水资源,仅占整个水量的0.003%左右。 4.阻止滴漏——检查维修水龙头5.慎用清洁剂——尽量用肥皂,减少水污染大多数洗涤剂都是化学产品,洗涤剂含量大的废水大量排放到江河 里,会使水质恶化。 长期不当的使用清洁剂,会损伤人的中枢系统,使 人的智力发育受阻,思维能力、分析能力降低,严重的还会出现精神障 碍。 清洁剂残留在衣服上,会刺激皮肤发生过敏性皮炎,长期使用浓度 较高的清洁剂,清洁剂中的致癌物就会从皮肤、口腔处进入人体内,损 害健康。 6.关心大气质量——别忘了你时刻都在呼吸全球大气监测网的监测结果表明,北京、沈阳、西安、上海、广州 这五座城市的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日均浓度分别在每立方米 200-500微 克,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标准3-9倍,被列入世界十大污染城市之中。 7.随手关灯——省一度电,少一份污染我国以火力发电为主、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 煤在一次性能源结构 中占70%以上。 如按常规方式发展,要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至少需要100 亿吨煤当两的能源消耗,这将相当于全球能源消耗的总和,煤炭燃烧时 会释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严重污染大气,并形成酸雨和造成温室效应。 8.节用电器——为减缓地球温暖化出一把力大量的煤、天然气和石油燃料被用在工业、商业、住房和交通上。 这些燃料燃烧时产生的过量二氧化碳就象玻璃罩一样,阻断地面热量向 外层空间散发,将热气滞留在大气中,形成“温室效应”,“温室效应” 使全球气象变异,产生灾难性干旱和洪涝,并使南北极冰山融化,导致 海平面上升。 科学家们估计,如果气候变暖的趋势继续下去,海拔较低 的孟加拉、荷兰、埃及、中国低洼三角洲等地及若干岛屿国家将面临被 海水吞没的危险。 9. 减用空调——降低能源消耗煤炭等燃料在燃烧时以气体形式排出碳和氮的氧化物,这些氧化物 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后形成高腐蚀性的硫酸和硝酸,又与雨、雪、雾 一起回落到地面,这就是被称做“空中死神”的酸雨。 全球已有三大酸 雨区:美国和加拿大地区、北欧地区、中国南方地区。 酸雨不仅能强烈 的腐蚀建筑物,还使土壤酸化,导致树木枯死,农作物减产,湖泊水质 变酸,鱼虾死亡。 我国因大量使用煤炭燃料,每年由于酸雨污染造成的 经济损失达200亿元左右。 我国酸雨区的降水酸度仍在升高,面积仍在扩 大。 10.支持绿色照明——人人都用节能灯[1]“中国绿色照明工程”是我国节能重点之一。 按照该工程实施计划 ,“九五”期间全国将推广节能高效照明灯具。 到2000年争取节约照明 用电220亿千瓦时,并节省相应的电厂燃煤,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粉尘、灰渣及二氧化碳的排放。 11.利用可再生资源—别等到能源耗竭的那一天人类目前使用的能源 90%是石油、天然气和煤。 这些燃料的形成过 程需要亿万年,是不可再生的资源。 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则 是可再生的,被称为可再生能源。 人们把那些不污染环境的能源称为“ 清洁能源”。 12. 做“公交族”——以乘坐公共交通车为荣我国首都北京有近120万辆机动车,仅为东京和纽约等城市机动车拥 有量的1/6。 但是每辆车排放的污染物浓度却比国外同类机动车高 3-10 倍。 北京大气中有73%的碳氢化合物、63%的一氧化碳、 37%的氮氧化物 来自于机动车的排放污染。 13.当“自行车英雄”——保护大气,始于足下在欧洲,很多人为了减少因驾车带来的空气污染而愿意骑自行车上 班,这样的人被视为环保卫士而受到尊敬。 美国的报纸经常动员人们去 超级市场购物时,尽量多买一些必需品,减少去超市的次数,以便节省 汽油,同时减少空气污染。 颇有影响的美国自行车协会一直呼吁政府在 建公路时修自行车道。 在德国,很多家庭喜欢和近邻用同一辆轿车外出 ,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为洁净城市空气,伊朗首都德黑兰规定了“ 无私车日”,在这一天,伊朗总统也和市民一道乘公共汽车上班。 在我国上海,一些公司职员经常合乘一辆出租车,名曰:“拼打”。 14.减少尾汽排放——开车人的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机动车船向大气排放污 染物不得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对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的机动车船,应 当采取治理措施,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的汽车,不得制 造、销售或者进口。 15.用无铅汽油——开车人的选择使用含铅汽油的汽车会通过尾气排放出铅。 这些铅粒随呼吸进入人 体后,会伤害人的神经系统,还会积存在人的骨骼中;如落在土壤或河 流中,会被各种动植物吸收而进入人类的食物链。 铅在人体中积蓄到一 定程度,会使人得贫血、肝炎、肺炎、肺气肿、心绞痛、神经衰弱等多 种疾病。 16.珍惜纸张——就是珍惜森林与河流纸张需求量的猛增是木材消费增长的原因之一,全国年造纸消耗木 材1000万立方米,进口木浆130多万吨,进口纸张400多万吨,这要砍伐 多少树木啊!纸张的大量消费不仅造成森林毁坏,而且因生产纸浆排放 污水使江河湖泊受到严重污染(造纸行业所造成的污染占整个水域污染 的30%以上)。 17.使用再生纸——减少森林砍伐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只有世界平均值的1/4。 据统计,我国森林在10年 间锐减了23%,可伐蓄积量减少了50%,云南西双版纳的天然森林,自50 年代以来,每年以约1.6万公顷的进度消失着。 当时55%的原始森林覆盖 面积现已减少了一半。 18.替代贺年卡——减轻地球负担礼节繁多的日本人近年来也在改变大量赠送贺年卡的习惯。 一些大 公司登广告声明不再以邮寄贺年卡表示问候。 我国的大学生组织了“减 卡救树”的活动,提倡把买贺卡的钱省下来种树,保护大自然。 19.节粮新时尚——让节俭变成荣耀我国有1.3亿多公顷耕地,占世界耕地的7%。 人均耕地不及世界人均 值的47%,东部600多个县(区)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05 公顷的警戒线。 20.控制噪声污染——让我们互相监督噪声会干扰居民的正常生活,也会对人的听力造成损害。 噪声对人 的神经系统和心工程血管系统等有明显影响。 长期接触噪声的人,会产 生头痛、脑胀、心慌、记忆力衰退和乏力等症状。 低频噪声使人胸闷、 恶心。 噪声还会影响消化系统,可以导致冠心病和动脉硬化。 雨水也能再利用吗?随着科学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雨水回收再利用将成为水资源再利用的要途径之一。 南宁陇状丘陵地市较多,这种地势极利于雨水的收集。 依照地势设立雨水收集排水管(沟),及地下雨水收集池,这样,来自地表的雨水经排水管(沟)汇集到集水池,再经生物或沙滤等方式净化的雨水可用于绿化及冲洗道路等项目的用水,大大节约水资源。
上海的股市现在怎么样~???
微幅震荡!当前行情从下面的情况来看,操作还是以短线+波段为主,反弹逢高卖出!局部存在题材炒做机会!!!1.大盘在没量的基础下会在2200--3400间运行3个月以上2.市场在2007年末繁荣到了极点,无以为继,经济效应也跟随进入收缩期3.由于通胀,国际原油高涨更加剧了经济的危机,还有伊朗核问题不能和平解决4.公众已经失去信心,争相抛售,继而加剧下跌,更甚会互相践踏5.2008年天灾不断,市场没有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6.国家针对通胀所做的斗争,进一步紧缩了二级市场的货币流通7.美国银行因为次贷危机银行倒闭了八家,导致以美元为主导的世界经济都在受其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