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际原油市场呈现震荡下行态势,供需基本面的多重因素交织使得价格走势承压明显。从具体数据来看,布伦特原油与WTI原油在亚洲交易时段分别下跌0.45%和0.5%,延续前一交易日较大跌幅,反映市场情绪整体偏空。这一波动背后既受到短期供需结构变化的影响,也体现出市场对中长期能源格局的重新评估。
供应端方面,国际能源署(IEA)和OPEC最新发布的月报呈现出一定分歧,但共同指向供应增长的预期。IEA强调OPEC+增产计划将推动2025年全球供应增速超出此前预测,而OPEC则维持了对2025–2026年需求增长的乐观判断,认为全球经济仍将保持稳健。值得注意的是,OPEC+已决定从10月起进一步上调产量配额,沙特明确表示希望通过增产夺回市场份额。数据显示,沙特国有能源公司Aramco计划10月向亚洲主要进口国出口约165万桶/日的原油,较9月显著提升,这一动向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对供应宽松的预期。

需求侧则面临较多不确定性。瑞银分析师指出,市场正在密切关注亚洲大国能否持续消化新增供应,并维持经合组织(OECD)国家原油库存的低位水平。俄罗斯原油出口动向亦受到广泛关注。由于受到制裁影响,俄罗斯8月原油及相关产品收入已降至乌克兰冲突爆发以来的低位,而其9月计划通过远东科兹米诺港出口的ESPO原油数量也有所下调。这些变化反映出地缘政治因素仍在持续影响原油贸易格局。
宏观经济层面,美国最新经济数据加剧了市场对需求前景的担忧。8月消费者价格指数录得七个月来最大增幅,而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意外上升,使得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可能通过降息以刺激经济增长。若货币政策转向宽松,中长期或对原油需求构成支撑,但短期来看,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报告显示原油库存增加390万桶,加重了市场对供应过剩的忧虑。
从技术分析角度看,WTI原油价格持续受制于65美元上方的下降趋势线,多次反弹均未能形成有效突破,反映市场缺乏上行动能。相对强弱指标(RSI)目前处于中性区间,表明多空力量暂时平衡,但若价格跌破61.50美元关键支撑位,可能进一步下探60美元心理关口。反之,若能站稳63.50美元上方,则可能出现阶段性技术性反弹。
综合而言,当前原油市场正处于供应增长与需求疑虑的双重博弈之中。OPEC+增产政策与沙特争夺市场份额的策略加剧了供应过剩的预期,而美国经济数据疲软及库存上升则削弱了需求端的支撑力度。尽管美联储潜在的降息政策可能在中长期为油价提供利好,但短期内市场信心趋于谨慎,油价仍面临下行压力。未来需重点关注OPEC+产量政策执行情况、全球宏观经济指标变化及地缘政治风险的演进,这些因素将共同决定油价的下一步方向。
明年的油价到底怎么变动?
你问的问题最简单却是最难回答的。 从基本分析考虑,油价的变动取决于几个因素:1、供求关系(尤其是未来的供求预期)2、金融货币因素,包括有利率、汇率等各方面;3、经济周期;4、投机心理与资金博弈;5、国际组织及政府政策导向等等。 这些都是影响油价的原因。 目前世界处于经济危机当中,因此明年油价将会在需求忧虑下逐步走低,不过OPEC作为垄断势力会竭力维护自己的权益,因此油价将呈震荡下行的走势。 这是明年国际原油的大的走势。 从国内来说,油价的下跌也是必然的,不过政府在市场中有垄断权力,因此油价只可能是隔几个月下调一次,国内油价将相对平稳。 如果想了解进一步的分析你可以加我
原油价格受什么因素影响?
影响原油价格的因素:影响原油价格的因素有很多,但总的来看,可以分为供与需两类因素。 一、供给类因素1生产国产量调整:由于石油的产出区域比较集中,所以产油国,尤其是石油的净出口国的产量调整就对石油价格产生非常直接的影响。 这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影响。 OPEC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欧佩克,其成立于1960年9月14日其宗旨是协调和统一成员国的石油政策,维护各自的和共同的利益。 OPEC的成员国历史上多有变动,目前有12个成员国,分别是: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利比亚、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厄瓜多尔和委内瑞拉。 目前该组织成员国共控制约占全世界78%以上的石油储量,提供的原油则满足了全球约40%的需求。 正常情况下,欧佩克旨在通过消除有害的、不必要的价格波动,确保国际石油市场上石油价格的稳定,保证各成员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获得稳定的石油收入,并为石油消费国提供足够、经济、长期的石油供应,是一个保证原油价格稳定的重要力量,但是一旦由于某些原因其改变了原油产量,其对原油价格的影响也是长期的。 2战争因素影响由于以原油为原料的各种工业制品影响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消耗量十分巨大,所以世界各国的原油储备量都以天计,这也就使得一旦爆发战争影响到原油的正常生产和运输的时候都会造成油价大幅波动。 如在2011年利比亚战争期间,由于其东部重要的原油输出港班加西陷入战乱和大量外资石油公司员工的撤离,该国的原因生产和对外运输都受到了巨大影响,产量锐减至正常水平的一半,而同时的油价也创下了2009年以来的最高点,至今也没有被超越。 而历史上旷日持久的两伊战争更是直接引发了第二次石油危机。 此外,战争后的报复性行为和战争中的威胁行为也经常会影响的石油价格。 历史上这种情况主要集中在中东地区,如前文中所提到的OPEC就在第三次中东战争后利用自身在石油储量占有率的优势逐渐强化在原油定价上的话语权,使原油价格自2两美元以下抬至3美元一桶,而在第四次中东战争阿拉伯联盟战败后,OPEC为报复欧美对以色列的支撑更是将原油价格从3美元上涨至13美元以上,引发了第一次石油危机。 而近年来,由于美国制裁伊朗,伊朗多次威胁封锁重要的原油运输通道霍尔木兹海峡,油价也因此多次出现波动。 二、需求因素1、全球经济状态 石油是现代工业社会的血液,一方面它会影响全球经济。 另一方面全球经济也会反过来影响到原油的价格:当全球经济持续繁荣,原油的需求量就会总体增加,反之就会减少需求量。 所以在全球经济遇到重大问题时,原油的价格会受到很大的打压。 如原油价格的历史最高点就出现在2008年年中,也就是金融海啸全面爆发的前夜,其后随着全球经济遭受重创,原油价格再也没有回到147美元的高点。 2、全球原油库存变动尽管总的来说全球原油库存仅仅能够供应全球几十天的原油需求,但是原油库存的变化却能够敏感的反应出全球原油市场的供需对比的变化,一旦库存增加,基本上就说明原油出现了供过于求,反之则是供小于求。 而原油价格就会因此出现短期的波动。 这方面最为重要和权威的是国际能源署(IEA)的相关报告。 3、气候因素的影响 由于以美国为代表的很多国家以原油制品为冬季供暖的主要燃料,这就使得气候也会在一些季节对原油的价格产生影响。 总的来说,尽管供需两方面都会对原油价格产生影响,但是由于原油自身在工业生产和应用的一些特点,如消耗巨大,同时为多个重要工业部门提供原料,所以其供应方面的影响更为巨大,单一事件的影响也更为长远。
中东为什么要在70年代提高石油价格呢?
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自70年代起开始取代煤炭,成为世界能源消费的主要部分。 石油的生产和消费极不平衡,美国、欧洲和日本所生产的石油不到全球总产量的20%,其石油消费量却占全球总消费量的70%,不得不大量依靠进口,石油价格的变动直接影响全球经济的表现。 中东国家是主要的石油生产国,1960年9月,第三世界石油生产国建立了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致力于改变长期形成的油价过低的不合理局面。 70年代起,OPEC成员国通过参股和收归国有等措施,逐步掌握了自己的石油资源。 70年代初美元汇率下调,西方工业国的制成品价格相应上涨,由于石油贸易以美元计价结算,石油出口收入跟随美元汇率持续下降,石油生产国蒙受重大损失。 1973年10月中东战争爆发后,OPEC成员国一方面加快石油生产国有化进程,另一方面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石油价格从此前的每桶3.01美元提高到1974年1月的11.65美元。 1979年1月,OPEC再度提高油价,把每桶原油定价调整为14.327美元,到1981年10月,国际市场油价上升到每桶34美元。 石油价格的大幅度上升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严重依赖石油进口的经济体遭受了严重的外部冲击,国际金融市场主要货币汇率的灵活调整为这些经济体吸收这种外部冲击提供了可能。 持续三年的石油危机对发达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在这场危机中,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4%,日本的工业生产下降了20%以上,从而触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