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光伏行业上市公司半年报的集中披露,揭示了行业整体面临的严峻挑战。从产业链视角来看,除极个别企业在单季或半年期内实现盈利外,绝大多数企业仍处于普遍亏损状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全球组件出货量排名前五的企业——包括晶科能源、隆基绿能、天合光能、晶澳科技和通威股份——在上半年合计亏损高达约160亿元,反映出当前行业盈利能力的整体疲软。

具体来看,各龙头企业财务表现普遍承压。晶科能源2024年尚能维持盈利,但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滑32.63%,净利润亏损29.09亿元,同比骤降342.4%。隆基绿能虽亏损额同比收窄26.61亿元,但仍录得25.69亿元净亏损,其报告明确指出“产品价格跌破成本线”是导致增收不增利的主因。天合光能与晶澳科技并列组件出货第三,但二者净利润分别亏损29.18亿元和25.80亿元,同比跌幅均超过100%。通威股份作为从硅料、电池扩展至组件业务的代表,亏损额最高达49.55亿元,突显出全产业链价格压力已蔓延至各环节。
值得注意的是,亏损并非组件环节独有现象。上游硅片企业如TCL中环亏损42.42亿元,电池企业代表钧达股份亏损2.64亿元,表明从多晶硅至终端组件的价格传导机制已出现系统性失衡。这种普遍亏损的背后,是光伏产品价格持续探底、行业产能过剩与需求增长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
在此背景下,企业现金流健康度已成为衡量生存能力的关键指标。尽管多数企业净利润为负,但部分公司通过经营优化实现了现金流的改善。例如TCL中环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超三倍,天合光能二季度单季现金流达26.79亿元,阿特斯现金流同比增长150%至37.8亿元,反映出头部企业在营运资本管理方面的努力。晶科能源、通威股份、隆基绿能等企业的经营现金流仍为负值,突显其短期偿债与运营压力尚未根本缓解。
行业当前正积极开展“反内卷”行动,企业间低价恶性竞争现象有所减少,部分产品价格出现企稳回升迹象。但从根本而言,光伏行业仍需政策持续引导与支持,通过产能调控、技术标准提升、应用场景创新等组合措施,推动产业链价格实现稳中向好发展。只有形成健康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光伏产业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太阳能光伏行业发展如何?
作为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的国家体育场将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是北京奥运的三大主题,此次尚德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落户“鸟巢”,将清洁、环保的太阳能发电与国家体育场容为一体,不仅是对北京奥运会三大主题的极好体现,同时对于提倡使用绿色能源、有效控制和减轻北京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倡导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和良好的示范效应。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技术目前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该太阳能发电系统是由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并向国家体育场独家提供,安装在国家体育场的12个主通道上,总投资1000万元人民币,总容量130千瓦,对国家体育场电力供应将起到良好的补充。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前景如何
等能源消耗了了,也就只能靠他了。 现在成本还大些,只要成本更低的产品生产出来,推广就会很快,是个朝阳产业。
国家对光伏行业近年来有哪些扶持政策
近日,财政部联合多部委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和《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随后又发布《关于支持加快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政策解读》,支持开展光电建筑应用示范,实施“太阳能屋顶计划”,城市光电建筑一体化应用,农村及偏远地区建筑光电利用等给予定额补助,2009年补助标准原则上定为20元/W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