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豆粕期货市场主力持仓的龙虎榜数据来看,当前多空博弈格局呈现出三个值得关注的动态特征。从整体持仓结构分析,虽然多空双方均呈现资金进场态势,但多方建仓力度明显占优,这种非对称性入场模式通常预示着市场正在酝酿方向性突破。头部机构的持仓异动具有重要风向标意义,中粮期货在减持2632手空单的同时增持2218手多单的操作,显示出其风险敞口从净空向净多的结构性转变,这种多空同步调整往往比单向增减持更具市场信号价值。
更深层次的持仓变化体现在东证期货的操作策略上,该机构在减持6577手空单的同时增持3528手多单,形成多单净增持与空单大幅回补的复合操作。这种双向调整既反映了机构对短期波动风险的规避,也暴露出其对中长期价格中枢上移的预判。值得注意的是,两家机构在空单减持总量上达到9209手,远超多单增持总量5746手,这种差异化的仓位管理策略可能预示着机构投资者正在通过持仓结构调整来应对市场波动率放大的风险。
从市场情绪传导机制来看,主力机构的持仓异动往往具有自我强化效应。当头部机构集体调整持仓方向时,容易引发中小投资者的跟随效应,进而形成趋势性行情的正反馈循环。当前持仓数据显示,机构投资者可能正在为潜在的基本面变化进行仓位布局,包括但不限于南美大豆种植季天气扰动、国内饲料需求季节性回升等变量。这种基于预期差进行的仓位调整,往往会在期货价格曲线结构中提前反映,值得市场参与者密切跟踪验证。
鱼塘养殖螃蟹需要注意哪几点?
成蟹养殖池塘的条件:交通方便,环境安静;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无污染,排灌方便;池底平整,池埂坡比1:2.5—3。 防逃设施:主要有水泥砖墙、钙塑板围栏、聚乙烯网片围栏三种形式。 目前普遍采用钙塑围栏,将钙塑板沿埂四周埋入土中20厘米压实,间隔1米用木桩固定。 杀菌消毒清塘:清除过多的淤泥,只留淤泥10厘米左右,用生石灰全池泼洒,每亩用量200—250公斤,达到彻底的清塘消毒,除杂除野,杀灭病菌,改善底质,药后7天,即过水1次,以排除污物,然后晒塘3—5天后加水。 蟹池里宜种的水草:养殖一塘蟹,首先要种好一塘草,水草是河蟹喜爱吃的天然饵料之一,又能起到良好的净化水质的作用,而且是河蟹栖息、躲避敌害的场所。 种水草的面积应占池塘面积的70%以上,主要品种有轮叶黑藻、苦草、伊乐藻等,轮叶黑藻、伊乐藻以移栽、扦插为主,苦草以播种方式种植。 蟹池里宜投放螺丝:螺丝是河蟹喜食的天然饵料之一,又能净化水质。 在蟹种放养前和市场和和,每亩投放鲜活螺丝300—500公斤,以培育河蟹的基础饵料。 蟹种的选择:选择规格整齐、附肢完整、无病无伤、行动敏捷的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蟹种为宜。 蟹池合理放养:一般蟹种放养要做到“三适”“一暂养”,即适当密度,适时放养,适中规格与先暂养后放养。 蟹种放养密度,一般每亩为500—600只左右,这样使河蟹有一个充足的生活、生长空间,蟹种放养时间一般在每年的2月底至3月份为宜,若放种过早,则越冬伤亡较重,过迟水温上升,部份河蟹蜕壳,将影响下塘成活率。 蟹种放养规格以每公斤100—200只为宜,规格过大,每第一次蜕壳困难,损伤较重;规格过小,则生长基数不大,影响上市规格。 蟹种“暂养”,是蟹种放养前必须的过渡阶段,需先在池中设置一块“暂养区”,其暂养时间长短,应视水温和池中水草生长情况而定,暂养面积是放养面积的1/5左右。 科学合理投饵料:河蟹是偏食动物性饵料的杂食性动物。 在饵料投喂上,严格实行“四定四看”的科学投饵方法,掌握“前期精、中间青、荤素搭配”的原则。 早晚各投喂1次,日投喂量一般占河蟹体重的3—4%,并以1—2小时内吃完为宜。 在放养初期,以动物性饵料为主,主要品种是新鲜活小鱼、螺蚌肉等,以后逐步增加投喂植物性的精饲料量,如小麦、玉米、豆粕等,高温季节,不投动物性饵料,少投植物性精饵,多投青粗饲料,如水草、南瓜、马铃薯等,进入养殖后期,为河蟹促膘增重阶段,则应增加植物性精饲料和动物性饵料,保证河蟹吃饱吃好。 蟹池水质的控制:一般水深保持在0.6—0.8米,高温季节调节到1—1.2米。 水质调节侧重于三个方面:一是勤换新水,一般7—10天换一次水,高温时每天注水10—20厘米,3天换一次水。 二是调节水体的酸碱度,一般掌握在PH值为7.5—8.5之间。 主要采用生石灰调节,7—10天全池泼浇1次,每亩每米水深用量在10—15公斤左右。 三是用光合细菌来调节水质,每亩用量3—5公斤,全池泼浇,以转化水体中的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控制有害细菌的滋生和繁殖。 螃蟹的捕捞:一般进入10月份,根据气温和市场行情,适时捕捞上市,主要工具是地笼。
怎样可以养肉鸭
养殖肉鸭生产中,只要抓好以下四个关键环节就会收到明显成效。
(一)抓好品种选择 在养鸭生产集中的地区常有这样的情景:许多鸭农同时养鸭,虽然出栏鸭的日龄相同,使用的饲料也一样,可鸭子的体重却相差很多,料肉比也大不一样,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鸭苗质量有好有坏。如果鸭苗品种纯正、质量很好,就耗料少、长得快、赚钱多。反之就会吃料多、长得慢、赚钱少。因此在购买鸭苗时应首选大型名牌企业生产的鸭苗。
(二)抓好饲养管理 有的鸭农经常说:“要让鸭快长,关键在饲养”。可见搞好鸭子饲养管理的重要性,这里包含了许多养鸭生产技术要素:温度、湿度、饲养密度、通风、光照等饲养管理要点。笔者认为必须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规模化肉鸭生产集中地区的鸭农大都是将饲养到一定日龄、体重达到肉鸭屠宰加工厂收购标准的商品鸭一次性全部出场销售。然后对饲养场所和生产用具彻底消毒,为进下一批鸭苗做好准备,在接收新一批鸭苗时又全部选择同一日龄的,为再一次同时出栏做准备。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全进全出”饲养制度。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管理,鸭群生长发育整齐,有效减少不同日龄的鸭相互感染疾病的几率。如果鸭农的鸭舍、鸭棚较多,一次全部进满鸭苗有困难,就应分舍分棚地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绝不能将不同日龄的肉鸭放在一栋棚舍中混合饲养。
(三)抓好优质饲料 规模化肉鸭生产的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用富含蛋白质和能量较高的饲料饲喂专门化的肉用型鸭种,使其快速生长育肥,4~8周龄出栏,体重达2~4千克。由此可见,没有高质量的饲料和不合理地使用饲料是不能高效养殖肉鸭的。
1.一定要选购优质全价饲料。在肉鸭生产集中的区域,鸭农大都选用名牌厂家的全价颗粒饲料。但也有部分鸭农贪图便宜,到一些小型饲料加工厂或代销处购买无商标、无批准文号、无检验合格证的饲料。由于饲料质量无保证,进而影响了肉鸭的生长发育和养鸭的经济效益。为此,笔者建议鸭农一定要买正规饲料厂生产的饲料。
2.一定要选购优质预混料。有的鸭农为降低饲料成本,自己购买大豆粕、玉米、糠麸等主料。然后再买预混料,自行调制鸭用全价料,这种做法是可以的,但需要提醒鸭农注意的是:预混料的营养成分、结构很复杂,没有一定专业技术力量的小型饲料生产单位是很难研发出高标准、高质量的饲料配方的。因此使用这样的预混料调制出来的饲料就很难做到营养“全价”,必然影响肉鸭的生长发育和养鸭户的经济效益。所以,鸭农自己购买预混料一定要选好厂家,选好品牌,注重质量。
3.一定要保证饲料营养全面。不管是购买饲料还是自己调制饲料一定要保证营养成分全面,符合肉鸭生长发育需要,这是搞好规模化肉鸭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由于肉鸭饲料中营养成分指标多达几十项,因此,鸭农很难凭感观判定饲料中营养成分是否全面。鸭农购买饲料时一定要注意是否有饲料产品标签,看清上面标出的营养标准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见表1)。
在此基础上,如果鸭农想进一步准确了解饲料中营养成分是否达到肉鸭需要量,可请专业部门对其进行检验。
4.一定要购买优质饲料原料。如果鸭农自己调制肉鸭全价饲料,就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购饲料原料,千万不能购买发霉变质的原料,购买的原料中的杂质、水分必须在规定范围之内。各种饲料原料的配合比例要合理(见表2)。
5.一定要注意饲料饲用方法。要根据肉鸭的不同日龄和生长发育需要使用不同营养标准的饲料。育雏期间要使用雏鸭料,生长期要根据实际情况使用中鸭料或成鸭料。另外,还要注意投喂饲料的方法,有的鸭农图省事一次向喂料的容器中加入过多的饲料,一天甚至几天鸭群都不能将饲料吃完。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根据鸭群采食情况少喂勤添,最好是定时定量添加饲料。这样既能保持肉鸭的良好食欲,又可节约饲料便于对鸭群的管理。定时定量给鸭群投喂饲料的基本要求是育雏阶段每3~4小时投料1次,随着肉鸭日龄的增加逐步延长投料间隔时间,适当增加每次投料量。肉鸭达到25~30日龄,每6~8小时投喂1次饲料即可。投料时间最好安排在白天,以利于鸭群夜间休息,减少体能消耗,促进生长发育。
(四)抓好鸭病防控 鸭病是对规模化肉鸭生产的最大威胁,因此,鸭农朋友一定要做好鸭病防制工作,确保养鸭生产的健康发展。
1.切实做好卫生消毒工作。(1)注意消毒的范围。鸭舍和鸭棚内外、所有养鸭生产用具、运动场、堆粪场等都要彻底消毒,不留死角。(2)注意消毒的方法。鸭舍、鸭棚的内壁和空间可用紫外线灯照射和化学药品熏蒸的方法消毒;鸭床和运动场可用2%~4%的氢氧化钠(俗称火碱)溶液等强效消毒药品喷洒消毒;喂料、饮水等生产用具可用低毒强效药液浸泡洗刷消毒;鸭粪可用堆积发酵并在粪堆表面喷消毒药液的方法消毒。(3)注意消毒的时间。有的鸭农在鸭出栏后不及时清理粪便和打扫环境卫生,而是在新的一批肉鸭即将入栏前才匆忙清理环境卫生和实施消毒工作,这是非常不好的习惯,正确的做法是:肉鸭出栏后马上清理环境卫生,做好消毒工作,空舍或空棚20天,再次消毒之后才能将新一批鸭苗接收入栏。另外,要在养鸭期间做好消毒工作,养鸭用具经常洗刷消毒,清除鸭床上的粪便、垫料后马上对鸭床进行消毒。
2.切实做好免疫接种工作。规模化肉鸭生产数量多、密度大、出栏频繁,极易发生传染病。为保证养鸭生产的安全,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对未染病的鸭群进行注射疫苗,也称预防接种。接种哪种疫苗,要根据当地和相邻地区疫情发生情况确定。凡当地或相邻地区发生过某种鸭传染病就一定要注射相应的疫苗。过期或保存不当的疫苗不能使用;严格按疫苗标签说明的剂量和方法注射疫苗。如果肉鸭饲养期间本群或相邻鸭群发生传染病时,应进行紧急接种疫苗或注射高免血清。通过这些措施迅速地控制疫病的流行。
3.切实做好病死鸭的处理工作。有的鸭农对患病的鸭子不隔离饲养,对死亡的鸭子随意乱扔,这种做法对自己的养鸭生产没有好处,而且可能殃及别人饲养的鸭子,必须杜绝此种现象的发生。当发现病鸭后要立即从鸭群中排出,隔离饲养,并请兽医诊冶或按要求处理;对死亡的鸭子一定要做深埋、焚烧处理,不能自行加工出售和食用。
4.切实做好科学用药工作。这是做好鸭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手段。在养鸭生产实践中使用药品可分为预防性用药和治疗性用药。预防性用药是指在鸭群发病前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某种药物,提前有效地阻止或减少鸭病的发生。例如:向鸭群投喂庆大霉素可以控制大肠杆菌病的发生;投喂抗球虫类药物可以防止球虫病的发生等等。治疗性用药是指鸭群发病并已确诊后有针对性地投喂药品,以达到治病和控制病势的目的。例如:当鸭群发生传染性浆膜炎、大肠杆菌病时使用盐酸林肯霉素、磺胺间二甲氧嘧啶、恩诺沙星等可收到一定的治疗效果。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不管是预防性用药还是冶疗性用药都应注意:(1)要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药品。(2)要按兽医的要求购买和使用药品。(3)不要随意加大或减少用药量。有些鸭农错误地认为药量越大越管用,这种做法不仅增加不必要的药费支出,还可能导致鸭群的药物中毒,特别是使用呋喃类、喹乙醇等药物时更应慎重。(4)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因为规模化养鸭的群体都比较大,多采用将药品拌入饲料中或溶于饮水中的方式给药,很少采用注射法给药。因此,须注意3点:一是投药前要适当停料、停水,保证投药后鸭群能迅速地将拌有药品的饲料采食干净或将溶有药品的饮水饮用完;二是加入药品的饲料、饮水的数量不要太多,以鸭群可一次性采食、饮用完为宜;三是药品拌入饲料或溶入水中后要立即使用。(5)不得使用国家禁用药品。为了保证动物性食品的安全,农业部于2002年4月颁布了《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他化合物清单》,凡是列入清单的药物,鸭农均不得使用。(6)注意掌握休药期。休药期是指从停止向鸭群给药到商品鸭屠宰、上市的间隔时间。大型肉鸭屠宰加工厂对此都有明确的要求,请鸭农朋友严格掌握休药期。否则,肉鸭屠宰加工厂有可能因此拒收你交售的商品或在宰后检验出兽药残留超标时依法处理相关产品。
母猪断奶之后不发情怎么办?

母猪不发情的原因:一.年龄较老了;二.猪圈黑暗缺乏光照或每日光照超过12小时就可对发情活动产生抑制作用;三.母猪膘情与营养欠佳(可增喂豆粕、玉米和青绿料);或母猪太胖(对太胖的母猪要加强运动和减料,甚至停料停水一天,促进发情);四.生殖器官有病:如卵巢囊肿、子宫内膜炎、持久黄体(肌注氯前列烯醇0.2ml)等。 其它疾病:如软骨病、白肌病、跛行等。 如不易治好和繁殖低下的老龄母猪应及时淘汰。 五.内分泌失调。 对内分泌失调,而不发情母猪可采取:(一)诱导发情:1.公猪诱导法:用公猪与母猪持续接触以刺激母猪性欲;播放公猪求偶声的录音磁带,然后连日试情;2.合群并圈法:将不发情母猪放入发情母猪圈内,通过发情母猪的爬跨刺激发情;3.按摩乳房法:每天早晨喂食后,用手掌按摩每个乳房表层10分钟,经过几天母猪有了发情征状后,再每天进行表层及深层按摩(是用指尖端放在乳房周围的皮肤上,不要触到乳头,做园周运动,按摩乳房的乳腺层)各5分钟。 配种当天再深层按摩10分钟。 表层按摩的作用是加强脑垂体前叶机能,使卵泡成熟,促进发情。 深层按摩是加强对垂体的刺激,促使分泌促卵泡素,促进卵泡合成雌激素,刺激母猪发情,同时增加排卵数量。 4.并窝法:把产仔少和泌乳力差的母猪所生的仔猪待吃完三天初乳后,全部寄养给同期产仔的其它母猪哺育,使产仔少的母猪提前回奶,提早发情配种,增加年产胎次和产仔数。 (二)人工催情:1.每天给母猪喂20~40mg 名字叫allyl十renbolone(RU-2267)的一种新的类孕酮物质,共18天,処理后4~6天便出现犮情,很有效,但价格较贵。 适合集约化程度高的养猪场采用。 2.利用激素催情:①肌肉注射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合剂5~7ml/头后,到第三天肌肉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或PMSG-C1000IU/头(PMSG不可超量。 否则将引起卵巢囊肿),到第六天再肌肉注射HCG500~1000 IU/头,诱导发情率可达100%,情期受胎率75%左右。 ②单独注射1000IU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诱导发情和促使卵泡发育;发情后再肌注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500国际单位,促进排卵,母猪一般在3-5天内表现发情和排卵。 PMSG加hCG比三合激素处理效果好。 也可直接用激素合剂PG600,一次注射一头份(PG600是400单位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和200单位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合成物)。 附:孕马血清的制备:在灭菌的烧瓶里放入硼砂4g,次亚硫酸钠2g,蒸馏水12ml,溶解后进行蒸气消毒20分钟,取出冷却到370C,再采取妊娠2~3个月的健康母马颈静脉血液180~200ml,直接注入瓶内,然后紧塞瓶口,立即振荡15分钟,放在冷暗处备用。 现在已有市售。 ③皮下埋植500mg乙基去甲睾酮20天,或每日注射30mg,连注18天,停药后2~7干内犮情率可达80%以上, 受胎率60~70%。 ④注射同发素 母猪 一次量1支 用5ml稀释液溶解后使用 猪耳后肌内、皮下注射;⑤注射脑垂体前叶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上述方法无效,则陶汰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