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市场分析的角度来看,7月17日国内期市油脂油料板块整体呈现上涨态势,这反映了当前供需基本面和消息面的综合作用。具体而言,菜籽粕主力合约涨幅居前,报2719元/吨,上涨2.41%,这可能是由于现货供应短期紧张所致;棕榈油主力报8796元/吨,涨幅0.87%,虽涨幅温和,但出口数据下滑带来的压力有所显现;豆粕主力报3029元/吨,涨幅1.71%,则受益于库存变化和机构预期支撑。整体来看,油脂油料板块的反弹主要受短期供应扰动和外部政策影响,但需警惕中长期利空因素。
消息面数据提供了关键支撑:沿海地区菜籽库存环比减少1.6万吨至14.6万吨,表明供应趋紧,这可能推高菜籽粕价格;但菜粕库存环比增加1.05万吨至1.51万吨,反映出需求端疲软,这一矛盾解释了菜籽粕涨幅的波动性。马来西亚7月上半月棕榈油出口量下滑6.2%至621770吨,显示全球需求减弱,对棕榈油价格形成压制。豆粕方面,全国重点样本油厂库存环比增加6.38万吨至88.62万吨,增幅7.76%,但同比减幅27.32%,说明短期供应压力虽增,但同比改善支撑了市场信心。这些数据突显了板块内部的分化:菜籽系受库存变化主导,而豆粕和棕榈油则更多依赖外部因素。
机构观点进一步深化了这一分析:华联期货强调天气和政策影响,指出美国玉米带降雨变化可能缓解短期压力,但7月24日后雨势偏差或引发担忧,加之美印尼协议带来的45亿美元农产品采购,将支撑豆粕震荡偏强趋势。南华期货则聚焦菜粕端,认为库存增加背景下,近月仓单压力缓解和现货供应节奏问题推动反弹,但中加、中澳会面可能带来供应恢复风险,建议关注后续地缘政治动态。五矿期货指出棕榈油受高频出口数据走弱打压,菜油偏弱受中澳外交施压,外盘菜籽回落也加剧压力;同时,EPA政策利多虽提升油脂年度中枢,但东南亚棕榈油产量恢复构成利空,国内现货基差低位稳定则暗示市场观望情绪。综合这些观点,油脂油料板块短期或维持震荡上行,但中长期需警惕库存累积和外部需求下滑的潜在风险。
当前市场上涨主要源于短期供应扰动和机构乐观预期,但库存数据和出口下滑揭示出结构性挑战。从投资角度看,豆粕可能因政策支持表现偏强,菜粕反弹需谨慎评估供应恢复风险,而棕榈油则面临出口疲软和产量恢复的双重压力。未来需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地缘政治事件及库存数据更新,以应对市场波动。
UI设计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职业?在重庆UI设计师怎么样?工资高吗,前景如何
UI设计其实是个比较笼统的叫法,是指软件的人机交互、操作逻辑、界面美观的整体设计。 它包含了交互设计和视觉设计两个个方面。 在此基础上,近几年又衍生出一个新的title:全栈设计师。 全栈设计被认为是当前UI设计行业的最高级别。 它的诞生取决于市场需求,随着设计行业发展,公司对UI设计的要求越来越全面,而不是专职于某个小领域,要求懂产品、会设计、会前端、可以和后台交接等技能,所以全栈设计师应运而生。 每一个职业,做得好的人与做得不好的人,薪资差距都会非常大。 UI设计同样如此,但是整个就业市场对设计的重视程度绝不亚于开发。 从网易H5的刷屏到各大互联网公司包地铁的营销,设计在公司运营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设计与开发相辅相成,一个是对外的面子,一个是内在的里子,所以设计的薪资一般不会低于开发人员,当你面对代码实在没有感觉的时候,设计也许是你不错的选择。 从我们往期的就业学员来看,可以发现都属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不管从薪资出发还是从爱好出发,前途都是很不错的。 而且重庆这个城市目前互联网氛围很好,有很多互联网设计岗位,行业前景会很好的。
炒股高手是怎么做复盘工作的
如何做好每天的股票的复盘:一、保持每天复盘,并按自己的选股办法选出目的个股。 复盘的重点在阅读所有个股走势,副业才是找目的股。 在复盘进程中选出的个股,既符合本身的选股方式, 又与目前的市场热门具有共性,有板块、行业的联动,后市走强的概率才高。 复盘后会从个股的趋同性发现大盘的趋势,从个股的趋同性发现板块。 剖析高手,盘面感触堪称一流,盘面上均线就是光溜溜的k线――股道至简。 二、对当天涨幅、跌幅在前的个股再一次认真阅读,找出个股走强(走弱)的原因,发现买入(卖出)信号。 对符合买入条件的个股,可进入备选股票池并予以跟踪。 三、实盘中更要做到跟踪你的目的股的实时走势,明白了解其当日开、收、最高、最低的具体含义,以及盘中的主力的上拉、抛售、护盘等实际情形,了解量价关系是否正常等。 四、条件反射训练。 找出一些经典底部启动个股的走势,不断的刺激自己的大脑。 五、训练自己每日快速阅读动态大盘情况。 六、最核心的是有一套合适自己的操作方式(各种战法图形)。 最后,没有百分之百的成功战术,只有合理的分析。 每个方法技巧都有应用的环境,也有失败的可能。 新手在不熟悉操作前可先用个模拟盘去演练一下,从中总结些经验,等有了好的结果再去实战,实在不会的话也可以跟我一样用个牛股宝手机炒股去跟着牛人榜里的牛人去操作也要稳妥得多,希望可以帮助到您,祝猴年投资愉快!
拉尼娜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的原理是什么?

厄尔尼诺”现象正在威胁着世界。 西班牙语“El Nino”意为“小孩”,写成“EL NINO”则是“圣婴”(Christ child)的意思。 这个词最初出现在19世纪,当时的秘鲁航海家发现,每隔数年,在圣诞节前后,海岸附近的海水温度升高,海流变向朝南。 同时,气候变坏,象天性反复无常的小孩在大发脾气。 正常情况下,强劲的西向贸易风将太平洋南美洋面的海水吹向亚洲,在温暖的海水上面,潮湿的空气上升,大气压降低,导致大量的降雨,滋润了亚洲的雨林。 同时,高空的冷空气流向南美,在那里形成高气压,导致南美太平洋沿岸降雨减少,成为地球上最干旱的地区之一。 但是调皮的“圣婴”改变了这种天气模式。 西太平洋沿岸的大气压升高,导致从澳大利亚到印度的阶段性干旱天气。 贸易风减弱,在极端的年份甚至变成向东吹。 在气象学上,“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南美赤道附近(约北纬4度至南纬4度,西经150度至90度之间)幅度数千公里的海水带的异常增温现象。 由于水的比热要比空气约大四倍,密度约大1000倍,因此海水温度的微小变化所释放的热量就可使其上空的大气环流发生剧烈变化,造成气候异常。 原来,太平洋洋面并不是完全水平的。 在南半球的太平洋上,由于强劲的东南信风向西北横扫,将海水也由东南向西推动,结果是位于澳大利亚附近的洋面要比南美地区的洋面高出约50厘米。 与此同时,南美沿岸大洋下部的冷水不停上翻,给这里的鱼类和水鸟等海洋生物输送大量养料。 令人不解的是,每隔数年,这种正常的良性环流便被打破。 一向强劲的东南信风渐渐变弱甚至可能倒转为西风。 而东太平洋沿岸的冷水上翻也会势头减弱或完全消失。 于是太平洋上层的海水温度便迅速上升,并且向东回流。 这股上升的厄尔尼诺洋流导致东太平洋海面比正常海平面升高二三十厘米,温度则升高2-5摄氏度。 这种异常升温转而又给大气加热,引起难以预测的气候反常。 例如,厄尔尼诺曾使南部非洲、印尼和澳大利亚遭受过空前未有的旱灾,同时带给秘鲁、厄瓜多尔和美国加州的则是暴雨、洪水和泥石流。 那次厄尔尼诺效应造成了1500余人丧生和80亿美元的物质损失。 最近几年,人们常常听到厄尔尼诺和拉尼娜这两个气象术语,成了人们议论较多的气象名词。 拉尼娜是与厄尔尼诺相对的名词,它来源于西班牙语译音,意思是“小女孩”。 我们知道,厄尔尼诺是指赤道中太平洋和东太平洋海温的增暖现象。 而拉尼娜正好与之相反,是指赤道中太平洋和东太平洋海温的降低现象,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拉尼娜现象每隔3~5年都有一次较强的表现,从近几年的表现看,同厄尔尼诺相比,有逐渐变弱的趋势。 拉尼娜现象的出现,会使全球许多地区的气象灾害发生转变,但其影响强度不如厄尔尼诺。 拉尼娜出现时,由于热带地区的大气环流受到明显影响,易引发风暴和降雨过程,使部分地区遭受洪涝灾害。 据科学家们研究证明,我国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的特大洪涝灾害,就是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综合影响的结果。 另外,拉尼娜现象的出现,还可能造成冷冬热夏。 科学家正在加紧对拉尼娜的研究,以便更好地掌握它的规律,预防自然灾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