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11日午盘收盘时,国内期市油脂油料板块整体呈现上行趋势,主要品种如菜籽粕、豆油和豆粕均录得不同程度涨幅,反映出市场对供需动态的积极回应。具体来看,菜籽粕主力合约报2633元/吨,涨幅1.46%;豆油主力报7986元/吨,涨幅0.73%;豆粕主力报2976元/吨,涨幅1.12%。这种集体上扬可能源于近期全球农产品市场的联动效应,尤其是巴西出口数据带来的利多信号,但同时也需警惕库存高企等因素对上行空间的制约。
从消息面回顾分析,巴西全国谷物出口商协会(ANEC)的预测显示,7月大豆出口预计达1193万吨,同比增长24.27%,豆粕出口预计为219万吨,同比增长8.96%,这强化了南美供应端的强劲表现,可能为国内期货价格提供支撑。美国豆油净销售量仅为4000吨,较上周大幅减少66%,较四周均值下降20%,表明北美需求疲软,这或与季节性因素或库存压力相关。加拿大油菜籽出口数据也呈现分化:当周出口量锐减72.1%至4.84万吨,但年度累计出口量同比增长45.61%至915.41万吨,突显了出口节奏的不稳定性,这可能影响菜籽类期货的短期波动。
针对机构观点,中金财富期货强调了油脂板块的分化行情,其中棕榈油受马来西亚库存增加影响而承压,豆油虽回升但受国内高库存限制,菜油则因进口成本下降而持续回调。这种基本面差异源于库存水平、进口成本和全球市场动态的相互作用。佛山金控期货则聚焦菜粕,指出7-8月进口量减少和油厂低开机率导致库存偏低,但洲际交易所价格下跌带来抛压,预计菜粕将维持震荡格局。正信期货则从美豆角度分析,出口销售支撑止跌,但国内大豆供应充足、下游补库减弱,加上天气炒作和中美关税发酵,建议观望态度。综合这些观点,油脂油料板块的短期走势将受制于全球供应端变化与国内需求匹配度。
从个人分析视角,当前市场面临多重风险与机遇。一方面,巴西出口增长和加拿大年度数据向好,可能推动价格上行,尤其对豆粕和菜籽粕形成利好;但另一方面,美国销售疲软、国内库存高企以及天气不确定性(如北美种植面积减少)可能放大波动风险。未来几周,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天气报告、政策动向(如中美关税影响)和库存数据,以规避潜在回调。油脂油料板块的分化行情预计延续,建议短期关注豆粕和菜籽粕的反弹机会,同时警惕豆油和菜油的库存压力带来的下行风险。

财通证券大智慧,财通大智慧下载
财通证券大智慧,财通大智慧下载.打开搜索找财通证券就可以下载了。 在货币政策趋向宽松预期的环境下,业内对10月新增信贷规模预测差异较大。 多数人认为,10月新增信贷规模预计在5000亿元左右。 我们认为今年的后两个月新增信贷会继续增长,货币政策放松,全年新增贷款规模接近7.5万亿,甚至不排除有超过的可能。 有消息称,截至10月27日,工、农、中、建四大行10月新增贷款规模约为1400多亿元。 10月下旬,新增信贷猛增,信贷闸门突现松动迹象。 四大行的新增信贷数据出乎意料,对于10月的新增信贷规模我们预测在5000亿元左右。 总体而言货币政策放松对物价的冲击不强。 保守预计10月CPI同比增长5.4%,之后会快速下滑,11月将在4.8%左右。 而且就环比来说,10月
CPI很有可能转为负。 并且,从目前的楼市调控来看,在目前价格和信贷政策下没有成交量,只有价格下跌一条路。 此外,今年各行业的钱投机的结果是巨大损失,明年投机气氛降温,货财通证券大智慧币流通速度会减缓。 因此流动性适当宽松已经成为共识,这也是行情展开和发展的基础,有很多政策信号已经显示流动性将出现微调,而由于通胀和投机性的流动性都已经处于可控状态,所以货币政策就有了松动的空间,这也给市场带来了活力,后期股市持续震荡走高应该是一个基本预期。 午后惊现超级信号 今天早盘高位盘整,抑制不住暗流涌动,市场人气明显彻底激活,可为什么不直线拉升呢?这就是市场无形之手的大智慧,好比骑车上坡捏闸,只要一松闸,大盘财通证券大智慧便可再度狂飙。 今天量能打开了持续逼空的态势,大权重引而不发,文化传媒、三网融合等借机整理,而忍不住的水利、科技又掀起了新的热点,这样的良性轮动将延长涨势,再次抬高冲击目标。 目前唯一需要稍微忍耐一下,等待30、60线拐头向上,与5、10、20线构成多头排列,这样的阵势一旦成立,将直接攻击半年线。 也就是说,随着半年线的下滑,下步首攻目标为2610以上,那就等于放出了超级大行情的信号。 今日两市继昨日午后反转后,继续小幅高开,上证指数开盘上涨6点,报2510点,《开盘后的走势透露了什么信号》。 消息面上,G20开幕,欧债危机或现转机。 美联储继续维持低利率不变,国内物联网十二五规划即将出台,大科技板块利好频出。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手软,部分银行被允许放松信贷,货币政策松动显现。 盘面上,云计算、物联网等科技股依旧占据涨幅榜前列,另外水利建设板块也表现不俗。 市场站上2500点并继续小幅攀升,科技股对人气的提升功不可没,并带动触摸屏等手机通信股大幅走强,市场赚钱效应明显,两市近千家个股上涨。 未来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2015年将达到一万亿。 软件行业则将达到4万亿,年均增速25%以上。 特别是当前相关政策紧锣财通证券大智慧密鼓出台,实质性举措即将落实。 对于一些个股来说,已经从概念转为利润的兑现。 无论是当前短线还是中线,市场机会将持续存在。 另外,以积成电子为首的智能电网和中元华电为代表的输配电气等电力设备相关板块也开始启动。 冬季用电、供暖高峰即将到来,我国本身电力紧张的形势下,预计电网建设、升级改造进财通大智慧下载程将进一步加快,相关电力设备上市公司前期下跌幅度也不小,后市值得投资者关注。 整体来看,股指走势异常强劲,调整也是以盘中洗盘为主,多方气势势不可挡。 指数今日上午再度向上攻击,远离60线,之后会否回抽确认还有待观察,不过个股的活跃带来了不少交易性机会。 投资者在不追高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参与热点。
地震是自然现象吗?
1.地震的宏观前兆人的感官能直接觉察到地震前兆称为地震的宏观前兆,简称宏观前兆。 比较常见的有,井水陡涨陡落、变色变味、翻花冒泡、温度升降,泉水流量的突然变化,温泉水温的突然变化,动物的习性异常,临震前的地声和地光等。 宏观前兆在地震预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1975年辽宁海城7.3级地震和1976年松潘一平武7.2级地震前,地震工作者和广大群众曾观察到大量的宏观异常现象,为这两次地震的成功预报提供了重要资料。 不过也应当注意,上面所列出的多种宏观现象可能由多种原因造成,不一定都是地震的预兆。 例如;井水和泉水的小组涨落可能和降雨的多少有关,也可能受附近抽水、排水和施工的影响,井水的变色变昧可能因污染引起,动物的异常表现可能与天气变化、疾病、发情、外界刺激等有关,还要注意不要把电焊弧光、闪电等误认为地光,不要把雷声误认为地声,不要把燃放烟花爆竹和信号弹当成地下冒火球。 —旦发现异常的自然现象,不要轻易作出马上发生地震的结论,更不要惊慌失措,而应当弄清异常现象出现的时间、地点和有关情况,保护好现场,向地震部门或政府报告,让地震部门的专业人员调查核实弄清事情的真相。 2.地震的微观前兆人的感官无法觉察,只有用专门的仪器才能测量到的地震前兆称为地震的微观前兆,简称微观前兆,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地震活动异常。 大小地震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大地震虽然不多,中小地震却不少,研究中小地震活动的特点。 有可能帮助人们预测未来大震的发生。 地形变异常。 大地震发生前,震中附近地区的地壳可能发生微小的形变,某些断层两侧的岩层可能出现微小的位移,借助于精密的仪器,可以测出这种十分微弱的变化,分析这些资料,可以帮助人们预测未来大震的发生。 地球物理变化。 在地震孕育过程中,震源区及其周围岩石的物理性质可能出现—些变化,利用精密仪器测定不同地区重力、地电和地磁的变化,也可以帮助人们预测地震。 地下流体的变化。 地下水(井水、泉水、地下层中所含的水)、石油和天然气、地下岩层中还可能产和贮存一些其它气体,这些都是地下流体。 用仪器测地下流体的化学成份和某些物理量,研究它们的变化可以帮助人们预测地震。
海啸是怎样造成的?
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 水下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发也可能引起海啸。 在一次震动之后,震荡波在海面上以不断扩大的圆圈,传播到很远的距离,正象卵石掉进浅池里产生的波一样。 海啸波长比海洋的最大深度还要大,轨道运动在海底附近也没受多大阻滞,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都可以传播过去。 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激起的巨浪,在涌向海湾内和海港时所形成的破坏性的大浪称为海啸。 破坏性的地震海啸,只在出现垂直断层、里氏震级大于6.5级的条件下才能发生。 当海底地震导致海底变形时,变形地区附近的水体产生巨大波动,海啸就产生了。 海啸的传播速度与它移行的水深成正比。 在太平洋,海啸的传播速度一般为每小时两三百公里到1000多公里。 海啸不会在深海大洋上造成灾害,正在航行的船只甚至很难察觉这种波动。 海啸发生时,越在外海越安全。 一旦海啸进入大陆架,由于深度急剧变浅,波高骤增,可达20至30米,这种巨浪可带来毁灭性灾害。 海啸来袭之前,海潮为什么先是突然退到离沙滩很远的地方,一段时间之后海水才重新上涨?大多数情况下,出现海面下落的现象都是因为海啸冲击波的波谷先抵达海岸。 波谷就是波浪中最低的部分,它如果先登陆,海面势必下降。 同时,海啸冲击波不同于一般的海浪,其波长很大,因此波谷登陆后,要隔开相当一段时间,波峰才能抵达。 另外,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震中附近,那可能是另一个原因造成的:地震发生时,海底地面有一个大面积的抬升和下降。 这时,地震区附近海域的海水也随之抬升和下降,然后就形成海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