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市场表现来看,北京时间7月1日午盘收盘,国内期货市场黑色金属板块整体呈现多数下跌的态势,这反映了短期供需格局的微妙变化。具体而言,不锈钢主力合约报12560元/吨,跌幅0.87%;锰硅主力合约报5624元/吨,跌幅0.95%;铁矿石主力合约报708.5元/吨,跌幅1.32%。这种下行趋势可能与近期国际事件和国内生产数据相互作用有关,例如6月26日印度对中国不锈钢无缝钢管发起的反倾销期中复审调查,这增加了市场对贸易壁垒的担忧,进而抑制了不锈钢价格的支撑力。同时,整体板块的弱势也暗示了终端需求在淡季环境下的边际疲软,为后续走势埋下不确定性。
在供给端,产量数据提供了更深入的洞察。全国锰硅日均产量达25605吨,环比增加375吨,且187家独立硅锰企业的开工率升至39.21%,环比上升2.82个百分点,这表明供应压力正在累积,可能加剧价格下行风险。相比之下,硅铁日均产量为13940吨,环比减少50吨,136家生产企业的开工率降至31.7%,环比下降0.99个百分点,这反映出部分企业减产行为,但整体仍处于低位运行,不足以抵消需求端的乏力。6月23日至29日Mysteel数据显示全球铁矿石发运总量为3357.6万吨,环比减少149.1万吨,这凸显了海外矿山季末冲量阶段后的短暂回落,但主流矿山高发运量和高位运行的国内铁水产量(钢厂在盈利尚可背景下减产意愿不强),使得铁矿石供需未出现显著错配,短期缺乏突破性驱动因素。

机构观点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分析的复杂性。中金财富期货强调,铁矿石基本面矛盾不突出,在海外矿山高位发运和国内铁水维持高位的背景下,预计将维持震荡态势;五矿期货则对硅铁价格持谨慎态度,指出虽然短期情绪带动反弹,但长周期压力犹存,需警惕需求拐点或电力价格下调带来的回落风险;首创期货针对不锈钢分析认为,钢厂减产检修带来的供给收缩利多已兑现,但淡季需求不足导致价格冲高回落至1.25万附近,预计将进入盘整期。综合这些观点,当前黑色金属板块的核心问题在于需求端缺乏强劲支撑,而供给调整(如反倾销事件)仅提供短暂缓冲,整体市场处于震荡调整阶段,投资者需关注后续政策变化和季节性因素。
此次市场下跌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国际反倾销调查加剧了贸易不确定性,国内产量波动凸显供需平衡的脆弱性,机构预期则指向震荡中寻求方向。展望未来,若终端需求无明显改善或外部冲击持续,黑色金属板块可能延续弱势运行,但钢厂盈利和供给收缩可能提供局部支撑。建议密切关注宏观经济数据和政策动向,以把握潜在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