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前纯碱期货市场表现来看,6月25日的行情显示出窄幅震荡的特征。盘中最高触及1168元/吨,最低下探1152元/吨,最终主力合约收报1166元/吨,涨幅仅为0.09%。这种微幅上涨反映了市场在供需矛盾下的谨慎情绪,尽管价格小幅回升,但整体动能不足,交易量可能受闭市影响而受限。

深入分析库存数据,截至6月23日,国内纯碱厂家总库存达175.59万吨,较上周增加2.92万吨(涨幅1.69%),其中轻质纯碱库存小幅下降0.53万吨至80.73万吨,而重质纯碱库存则显著增加3.45万吨至94.86万吨。这凸显出供需失衡的核心问题:轻质纯碱需求相对稳定,但重质纯碱的累库压力突出,可能与下游光伏玻璃和浮法玻璃行业的需求疲软直接相关。同时,仓单量环比减少165张至3698张,主要来自中远海运、河北中储等机构的减量,这表明部分市场参与者正通过仓单调整规避风险,但整体库存高位仍构成价格下行压力。
现货价格方面,隆众数据显示各地区呈现分化走势。华北地区轻碱1300元/吨、重碱1400元/吨相对持稳,但华中轻碱下跌30元至1200元/吨,华南轻碱和重碱均下跌50元至1400元/吨和1450元/吨。这种区域性差异反映出下游需求不均,尤其是光伏玻璃企业采取堵窑措施以减少亏损,导致重碱价格承压。西北地区轻碱和重碱均报980元/吨的低位,进一步印证了成本支撑减弱,煤炭和原盐价格走弱降低了生产成本,但未能提振市场信心。
整合机构观点,广州期货和国投期货均强调纯碱市场的中长期风险。广州期货指出,夏季检修结束后产量回升,库存持续高位累库,而光伏和浮法玻璃需求走弱加剧了供应过剩。国投期货补充道,6月底的检修预期有限,无法缓解供给压力,且重碱需求下滑趋势明显。两家机构一致认为,成本端支撑薄弱(煤炭和原盐价格下跌)叠加产能过剩,建议高位偏空策略为主。这反映了市场共识:短期检修带来的产量回落仅是暂时现象,长期看供需矛盾难以逆转。
基于上述分析,我认为纯碱市场当前面临多重挑战。供给端,检修结束后的产量反弹和高库存(尤其重质纯碱)形成压制;需求端,下游玻璃行业疲软和产能缩减(如光伏企业堵窑)导致采购意愿低迷。成本支撑弱化进一步削弱价格反弹空间。短期来看,微幅波动或延续,但1160元/吨附近可能成为关键阻力位;中长期则需警惕库存持续累积引发的深幅回调风险。投资者应关注后续检修动态和宏观政策,但整体策略宜偏向谨慎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