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玉米期货主力持仓的龙虎榜数据综合分析,当前市场呈现多空双方均逐步离场的态势,但多头一方的离场意愿相对较弱,这暗示多头对后市仍保留一定信心。具体而言,空头离场情绪更为显著,可能源于对市场风险加剧的担忧,而多头的相对克制则反映出其潜在乐观预期。

在详细数据中,东证期货的操作尤为突出:其减持4,381手空单的同时增持3,852手多单,这种空转多的策略调整不仅减少了看跌敞口,还主动增加了看涨头寸,体现出机构对市场转向的积极预期。同样,国投期货减持431手空单并增持1,408手多单,虽然变动规模较小,但方向一致,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趋势。这些行为可解读为机构投资者基于基本面或技术面分析,预判玉米期货价格可能上行,从而提前布局多头仓位。
整体而言,此类操作传递出看涨后市的信号,表明市场情绪正从防御性转向进攻性。如果这一趋势持续,可能带动玉米期货价格反弹,但需结合宏观经济因素如供需变化和政策影响进行综合评估。
冰糖,白砂糖,绵白糖有什么不同?三种状态分别是怎样现成的?
绵白糖颜色洁白、粒细很细微,看起来像积雪,软绵绵的感觉,很容易受潮。 绵白糖最宜直接食用,冷饮凉食用之尤佳,但不宜用来制作高级糕点。 白砂糖颜色洁白、颗粒如砂,一粒粒分得很清楚。 像沙子倒出来有沙沙的声音。 冰糖是砂糖的结晶再制品,自然生成的冰糖有白色、微黄、淡灰等色。 制作工艺:绵白糖是制成晶粒较细的白糖后,加入转化糖浆而成。 白砂糖是由甘蔗或甜菜经过提汁、澄清、煮炼、结晶、分蜜、干燥工序而成。 用于烘焙:白砂糖更适合熬浆做面包和糕点等,砂糖发脆,很适合做饼干外层的糖(烘焙原料之砂糖)。 绵白糖易使制品上色,更易溶于面团中。 一般比较适合蛋糕及馅料中,当然如果火大了也更容易发黑。 冰糖分单晶和多晶冰糖。 制作工艺:1、多晶体冰糖是传统的老冰糖。 具有中医学上的各类功效,而单晶体冰糖则没有。 这主要是和生产工艺有关系,多晶体冰糖是白砂糖和水在加热到118-120度的情况下,经过冷却、7天恒温结晶而成的。 而单晶体冰糖仅仅是把白砂糖在80度的水里溶解、降温形成超饱和溶液、结晶析出的,其功效和白砂糖差不多,只是比白砂糖更纯净些。 2、多晶体冰糖按颜色来分,主要包括白色、淡黄色、浅灰色。 其中白冰糖是最常见的冰糖,一般是一水或二水冰糖,而三水或四水冰糖则呈淡黄色。 没有经过澄清处理的冰糖呈浅灰色。 理论上来说,淡黄色的冰糖由于经过3-4次的熬制,效果更好。 但现在很多企业都是直接在白冰糖里加色素做的,因为3-4水的冰糖出率比较低成本要高于白冰糖。 用于烹饪:1、冰糖在烹饪中还有着“上糖色”的作用,厨师在“炒糖色”时,一般选择多晶冰糖,其口味更天然。 2、不过在同等温度下小块的单晶冰糖更易融化,在烹饪中会更方便。 另外,如果在家中制作冰糖燕窝等汤羹时,大块冰糖需要敲碎使用,非常麻烦,而是用单晶冰糖更方便。 这就是烹饪时的小区别。
金融衍生工具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确实金融衍生工具产生是为了进行风险对冲(risk hedge)。 但是这个是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你手头有可以进行实物交易的东西。 金融衍生工具很多,包括期权,期货,远期,掉期,还有组合的奇异期权之类的。 我们拿一个期货做例子吧。 但是需要注意期权和期货不是一回事。 我不知道你有多少金融衍生物的知识。 如果很少的话,解释起来还是会比较麻烦。 我就通俗的说点,你也争取能理解吧:期货是为了避免未来商品的价格上升或者下降而出现的一种规避风险的工具,为什么这么说,它有什么特点听我继续说。 比如你是个农民,你种玉米,但是收成好的时候往往会造成价格下降,收成不好的时候会造成价格上升(根据经济学基础的供给和需求关系,当然也不止这点,只是我尽量简化)。 所以说这个农作物来说,是跟天气分不开的,因此为了避免在明年收成的季节有所损失,于是这个你就可以去期货交易所买一份期货合同。 大概会涉及这么几项 :合同到期日,最后的行使价格等。 你觉得明年玉米卖到100块钱一吨合适,那么你就跟别人签一个合同,保证你明年的这个时候可以把玉米以100块钱卖了。 当然如果明年这个时候玉米跌了很惨,那么你就赚了。 如果明年的这个时候玉米升值了,那你还是只能用100块钱卖给别人。 看到这个例子,是不是能发现,以下几种情况1.规避风险:当玉米价格明年跌到50的时候,你一定可以100元卖出去,因此你就防止了价格下跌带来的风险。 2.高风险性:设想当明年的玉米价格狂上升,比如升到200元一吨的时候,你还是必须以100元的价格卖,你说你是不是亏大了?这里有的人会问,如果以刚才的第二种情况来看,那么风险确实很大啊,那不是跟规避风险矛盾么?不矛盾!!!因为你设定的100块钱卖出去这个价格,本身你就是觉得能承受的价格,100元里包括了你的化肥钱,劳动钱,种子钱等等,当然你把你的利润也算进去了。 所以说100块钱你卖玉米,不亏。 只是说当玉米价格升的时候,你会少赚而已。 不知道你明白了多少?后面的话,如果上面明白了,就可以不用看。 只是介绍一下其他的方法和更危险的情况。 一般用期权这个工具来进行风险对冲,只需要交一定的期权费就可以掌握买或者是卖的决定权。 比如你买了一个100块钱卖玉米的期权,当玉米价格跌到50的时候,你可以在100元卖,因此你赚了。 当玉米价格升到200的时候,你可以选择不卖,把玉米卖到市场上,这样你还是赚的。 那有的人会问,哇,这个买卖不是不会赔了么?当然有风险,如果玉米的价格波动很少,你会白白损失期权费。 我觉得例子是你自己手中有实物的情况。 很多人就是纯粹的赌博性质,比如有的人花了很多钱去买玉米的认购权证,然后想等玉米价格往上升的时候卖掉这个权证,赚其中的差价,如果玉米价格涨的话,没问题,你可以赚很多。 但是如果玉米价格跌的话,你手里的权证就会一文不值,而且你又没有实物交易的话,只能干赔钱了。 最好看看金融工程方面相关的书籍,这样对衍生物的概念会有一个很好的理解。 我水平太有限了,不能把这么复杂的东西简单的说出来。 惭愧,这里其他的就不多介绍了,当你进入金融这里领域的时候你会发现很有趣的。
什么食物含铝成分最多
哪些食品中含铝多:天然明矾(结晶氯化钾铝)和小苏打(碳酸氢钠)混合后加入面粉中,加热时会产生大量气泡,使面食更加松软适口。 如油条、油饼、焦圈、薄脆等,据有关部门化验,每根油条中含铝量达到数十毫克之多!香甜、松软的蛋糕是人们喜食的美味,但大部分蛋糕在制作时要加入“泡打粉”,从而使蛋糕蓬松柔软。 “泡打粉”则是用明矾和小苏打及少量香料制成的。 少部分蛋糕中的铝含量比油条还要多。 也有例外,近年来正规食品厂采用无铝发泡剂或纯粹物理方法制成松软的蛋糕。 这样的蛋糕不含铝,可以放心食用。 面包、馒头等面食是用生物发酵的方法使之疏松的,发酵后的面包不但不含铝而且还增加了乳酸、维生素B族等有益健康的成分。 桃酥、曲奇、饼干等烤制面食,其蓬松剂主要是碳酸氢铵,经烘烤全部挥发成气体,食品内基本无残留,食用也是安全的。 通过明矾絮凝的食品明矾有很好的絮凝作用,常被民间用来作为净水剂。 现代大城市正规自来水厂是不用明矾的,但一些使用地表水的小型自来水厂有时也向水中加入一些铝盐絮凝剂以加速水中的泥沙及其他悬浮物的沉淀,使自来水中含有较多铝离子。 一些淀粉类食品如粉条、粉丝、粉皮、凉粉、凉皮等在制作时也常被加入明矾。 经过明矾的絮凝作用,粉条、凉粉会变得很筋道,在开水中不易被煮烂。 例如,真正的“龙口粉丝”是用绿豆淀粉做的,可不加或少加明矾。 而冒牌“龙口粉丝”为了降低成本,改用玉米淀粉制作,就必须添加明矾。 这种劣质粉丝入口后会有苦涩的口感。 一些劣质挂面、山楂糕、人造海蜇、劣质的果冻,也被不同程度地加入明矾,用以提高韧性、降低成本。 应当指出的是,有两种食品(保健品)在加工过程中是必须加入明矾的,制成品也会有一些铝元素的残留:一种是海蜇,在打捞出海后必须加入明矾以加速蛋白质的凝固和海蜇毒素的降解。 因此在食用前应反复用水清洗。 另一种是螺旋藻、小球藻,人们在培养液中加入明矾或其他铝盐絮凝剂,使其絮凝沉淀后才能从培养液中分离出来。 不法商贩利用明矾为干货增重一些黑心商贩在价格较高的干货食品和调料中加入明矾水再晒干,以求用廉价的明矾增加重量,坑害消费者,获取暴利。 表面有闪亮结晶的木耳;表面有闪亮结晶的八角(大料),结晶就是明矾的晶体。 加了明矾的木耳发不出数,口感极差。 被查获的食品还有银耳、虫草、胡椒、丁香、肉桂等,购买这些食品最好去正规商店。 沿海一些旅游点,有商贩向干海货中大量加入明矾,例如海参、鲍鱼、干贝、贝尖等,虽经数十遍冲洗,仍然苦涩难咽。 因为明矾一旦进入会和蛋白质形成一种凝聚物质,很难用水洗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