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尿素市场整体呈现供应充裕、需求疲软的格局,生产企业开工率高达89%,较去年同期增长8.77%,创下近五年新高,日产量稳定在20万吨以上。新冀能源装置虽已投产,但运行暂不稳定,这进一步加剧了现货供应压力。下游接货积极性普遍偏低,市场交易氛围趋于谨慎,导致行情窄幅波动,短期内缺乏明确方向。
从供应端分析,高开工率和新增产能释放是核心驱动因素。开工率提升至近五年高位,反映出生产企业的积极扩张意图,叠加新冀能源装置投产,尽管其运行不稳,但仍贡献了额外产量。这导致现货市场供应持续充足,形成了供过于求的初步信号。历史数据对比显示,同比8.77%的增幅表明行业产能利用率加速,可能源于政策支持或季节性生产计划,但当前的不稳定因素如新装置问题,可能延缓供应优化进程。
需求侧则表现分化但整体偏弱。农业需求虽部分启动,但采购分散且缺乏集中性,反映农户观望情绪浓厚;工业需求以刚需为主,复合肥工厂开工率略有下降,企业转向消化库存而非新采购,这削弱了尿素消耗动力。这种需求不振可归因于季节性因素(如春耕未全面展开)和市场预期(价格下行导致买家延迟采购),进一步加剧了供需失衡。
价格动态方面,区域差异显著但整体承压。东北地区价格稳定在1900-1950元/吨,华东和华中地区中小颗粒价格也持稳,分别为1740-1820元/吨和1750-1970元/吨,大颗粒稳定在1900-1940元/吨;华北地区价格下调至1620-1950元/吨,显示出局部供需压力更大。这种区域分化源于运输成本、本地库存及需求强度差异,华北的下调可能预示着价格下行风险向其他区域蔓延。
库存状况恶化是市场关键风险点。尿素企业库存本周达91.9万吨,环比提升9.4%,库存压力明显加大。这主要源于产量高位与需求疲软的双重挤压,库存累积速度超过消化能力,可能导致企业后续降价去库。同时,出口政策利好有限,尽管大宗商品整体气氛偏强,但尿素受制于高供应和一般需求,出口拉动作用微弱。
综合来看,短期尿素市场预计偏弱运行。高供应(开工率及产量高位)、低需求(农业分散、工业降开工)和库存压力形成负反馈循环,而外部因素如出口政策和大宗商品氛围难以扭转颓势。若新装置稳定投产或需求未显著回暖,价格可能进一步下行,建议关注库存去化速度和季节性需求变化。

枸杞怎么种
枸杞的种植、培育知识: 1、耕作。 春季翻晒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行间浅翻15厘米左右,树冠下在浅些。 秋翻在8月中、下旬采收结束时进行,行间可挖深25-30厘米,树冠下在浅些。 中耕除草在5月上旬和6月上旬各一次,深度10厘米左右。 第二次中耕后要拍平地面,以便于采果。 在采果期间,有的茨园杂草多,要增加中耕次数。 2、施肥。 基肥以油渣、羊粪或大粪为主,同时兼施牛马猪粪、炕土及氮磷复合肥等,在冬灌前施入。 幼龄茨可在树冠外缘的行、株间,两边各挖一条深20-30厘米的长方形或月牙形小沟施肥,成年茨多在树冠外援40厘米深的环状沟施肥。 在5月上旬老枝现蕾开花和春梢(七寸枝)旺盛期,进行第一次追肥。 6月下旬或7月上旬,七寸枝进入盛花期,进行第二次追肥。 成年茨每次每株施100-150克尿素或混合150克磷二氨,幼龄茨每次每株施50克左右尿素或复合肥。 在花果期,要用1%-2%的氮磷钾三元复合肥,或用0.3%的磷酸二氢钾、喷施宝及希土,每6月上旬至下旬,七寸枝的花果数量很多,园地蔽荫度达到高峰时,喷洒万分之一至十万分之一的水溶液2-3次,可以减少落花落果的损失。 3、灌水。 枸杞既喜水,又怕水。 既要勤灌、浅灌,保持茨园土壤湿润,又要防止大水漫灌造成积水。 全年灌水8-10次。 一般4月下旬灌头水,7-10天后灌二水,以后每隔10-15天灌一次。 进入采果期后,遇高温、干热天气,要及时灌水降温。 夏果采完后随即灌水,准备秋耕。 9月上旬灌“白露水”促进秋梢生长。 11月上、中旬冬壅基肥后,灌好冬水。 4、整形修剪。 整形是通过剪截培养丰产树型。 修剪是在整形的基础上,为继续保持优良谁形和更新结果枝而采取的剪截措施。 幼龄茨以整形为主,结合进行树冠枝条的选留和部分结果枝的更新。 成年茨以修剪为主,同时进行树冠的充实、调整工作。 幼龄茨定植后,当年剪顶定干,第二、三、四年培养基层,第五、六年放顶成型。 树形有“一把伞”、“三层楼”、“圆头形”3种。 更加详细的方法请参考
葡萄秋施肥与管理
葡萄秋季管理方法1、结果葡萄园,采后应及时捡除纸袋,烂果,清理果园。 2、幼龄葡萄园,目前结果枝都已成型,为加快枝条成熟,结果枝新梢留二叶反复摘心,付梢留一叶绝后摘心。 3、病害防治,今年秋季雨水偏多,巨玫瑰、藤稔等葡萄霜霉病暴发,发病时可喷金雷、克露、银法利、甲霜灵等农药防治。 4、虫害防治,秋季斜纹夜蛾代数混杂,一些葡萄园为害严重,防治时期掌握在幼虫1~2龄期(幼虫没分散前)喷药,可喷蛾巧、阿维菌素,隔7天一次。 5、秋施基肥,9月中旬至10月下旬,蓠架结果树每株施20~25千克有机肥,0. 5千克钙镁磷,0.25~0.5千克复合肥;棚架稀植结果树每株施25~50千克有机肥,1千克钙镁磷,0.25~0.5千克复合肥。 开沟施入,沟深30~50厘米,宽40~50厘米,长80~100厘米,分层与土混合施入。 6、翻耕,基肥施后全程翻耕,植株基部浅耕,离基部1米外深耕,增加土壤透气性,促发新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葡萄秋季管理技术 葡萄秋季管理是全年管理的重要时期,如果忽视当年生长后期的管理,往往会导致植株郁蔽、病害发生严重、花芽分化不好、落叶提前、枝条不充实等现象的发生,使树势减弱、养分积累不足,造成翌年春季葡萄发芽率低,萌芽不整齐,花果发育不良等。 为确保竖年葡萄丰产稳产优质,就必须加强秋季管理,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树体管理葡萄生长后期要严格控制树体的营养生长,促进花芽分化,这是保证竖年产量的关键措施。 要在严格土肥水管理的基础上,采取控梢摘心、疏除部分过密枝和无用枝、摘除部分老叶等办法控制树体的营养生长,并慎防冬芽萌发,使架面通风透光、枝条充实。 2、适时中耕葡萄在生长发育后期,常常遇到多雨天气,适时中耕除草可防涝和改善根系的生长环境,且能及时消灭杂草,减轻病虫危害3、叶面追肥叶面追肥要以磷肥、钾肥为主,葡萄采收前一个月每隔10天喷施一次,连喷2-3次,提高果实含糖量,增加产量;采果后连喷2-3次,促进枝条成熟,有利于养分积累和提高树体抗抑能力。 4、水分管理果粒进入膨大期后要细水勤灌,有条件者可在葡萄园内覆草、覆膜,既可保墒,又可防止因土壤含水量突变导致的裂果;遇暴雨要及时排水防涝。 5、秋施基肥葡萄采收后,根系进入新的生长高峰期,这时施基肥断根容易愈合并可发出部分新根,而且能增加树体营养储备,有利于次年果树萌芽、开花和新梢前期生长。 秋施基肥可结合土壤深翻改良采取条状、环状或放射状沟施、穴施的方法进行。 6、病虫防治秋季管理的关键是保果保叶。 此期病虫害防治重点应是白腐病、炭疽病、霜霉病和红蜘蛛、叶蝉等,可选用药剂有:50%多菌灵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或78%科博600倍液、或80%喷克600倍液、或1:0.5:200倍波尔多液等,每隔10-15天喷药一次。 同时,要及时剪除病叶、病果。 7、适时采收适时采收成熟的果实,既可防止果实过度成熟而影响质量,又能减少树体的营养消耗,有利于竖年春季的发芽、坐果和新梢、叶片的健壮生长。
粑粑柑在什么条件下可以种植
1、园地选择 1.1气候。 年平均温度16-22℃,绝对最低温度≥-5℃,1月平均温度≥6℃,≥10℃的年积累5500℃以上。 1.2地势。 海拔500m以下,平坦或坡度<25℃,易筑水平梯地,交通要便利的平坝地或岭坡地。 1.3土壤。 要求土壤微酸性,PH值在5.5-6.5,沙质,排水良好,土层深度达60cm以上,地下水位在1m以下,有机质含量在1.5%以上,PH值8.0以上的地方不宜种植柑桔。 1.4水源。 有足够的供水和排水能力,水源的水质无污染。 1.5大气。 无烟尘、无有害气体、无污染、距主要公路干线150m以上。 特别强调:无公害柑桔生产基地要远离工业、矿业等污染源,避开污染源的下风头和河流的下游方向。 1.6园地规划。 修筑果园道路、排灌和蓄水池等必要的附属建筑设备。 平地或坡度在6℃以下的缓坡地,栽植行为南北向,株行间采用长方形栽植;坡度为6℃-25℃的丘陵地,则栽植行的行向与梯地走向相同,采用等高栽植。 2、栽植2.1苗木质量。 主干粗壮(茎粗0.8cm以上),主分枝3-5条,分布均匀,苗木高40cm以上。 枝梢健壮,节间短,不徒长。 枝条上叶片完整,叶片厚、浓绿而有光泽,根系发达,颜色鲜黄,不带检疫性病虫害,没有受病虫害严重危害。 2.2栽植时间。 在9-10月秋梢老熟后或翌年2-3月春梢萌发前栽植。 2.3栽植密度。 每666.7m2栽植永久性植株60株左右,株行距为3×3.5-4m,具体根据品种、砧穗组合、环境条件和管理水平等而定。 2.4栽植技术。 栽植穴长50cm,宽40cm,深30cm,将苗木的根系和枝叶适度修剪后放入穴中央,舒展根系,扶正,边填土边轻轻向上提苗、踏实,使根系与土壤密接。 填土后在树干周围做成直径1m的树盘,浇足定根水。 栽植深度以根颈露出地面5cm-10cm为宜。 2.5 栽植后的管理。 苗木定植后的1个月内,每4-6天淋水一次,半个月后可以成活,待新梢萌发后,10-15天浇水1次,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宜。 雨后及时排水,以防烂根。 成活的幼树新梢萌动后,可进行第一次清淡水肥,以后每半个月施1次。 肥料以腐熟人粪尿或沤熟饼肥最好。 开始每50kg浇8-10株,随着苗木的增长施肥量及浓度也随之逐渐增加。 提倡秋季栽植,但在冬季有冻害的地区宜在春季栽植。 3、土壤管理3.1深翻改土,熟化土壤。 一般在秋梢停长之后,9月下旬至10月中、下旬深翻扩穴,从树冠外围的滴水线处开始,逐年向外扩展。 深度为30-40cm,土壤回填时混以绿肥、桔杆或经腐熟的人畜粪尿、堆肥、厩肥、饼肥等有机肥,表土放在底层,底土放在上层,然后充分灌水,使根土密接。 3.2中耕除草。 保持树冠滴水线外侧30cm以内的树盘下,土壤疏松无杂草。 对树盘等没有覆盖、间作的地方,每年中耕除草3-4次,一般在采果后的冬季及夏秋季节进行,雨季不宜进行。 中耕深度8cm-15cm,坡地宜深些,平地宜浅些。 铲除深根性、高秆及恶性杂草,保留浅根性矮杆杂草。 4、施肥4.1土壤施肥。 采用环状沟施、条沟施和土面撒施等方法。 在树冠滴水线处挖沟(穴),深度20cm-40cm,东西、南北对称轮换位置施肥。 土面撒施的肥料以造粒缓释肥为主。 速溶性化肥取浅沟(穴)施。 4.2叶面追肥。 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期,选用不同种类的肥料进行叶面追肥,果实采收前20天内停止叶面追肥。 4.3施肥时间。 全年分4次施肥:①11月中、下旬采果后施足量的有机肥(基肥),施肥量株产50千克的树施腐熟和农家肥50千克左右,同时加入1~2千克磷肥。 幼树在九月下旬或十月中旬前施1次越冬肥,株施氮、磷、钾含量各为15%或以上的复合肥200~300克。 ②2月下旬-3月上旬施萌芽肥,以氮、磷为主,氮肥用量占全年的20%;③5月下旬谢花后施稳果肥,以氮、钾为主,配合施用磷肥,氮肥用量占全年20%-30%;④6月下旬生理落果后施壮果肥,施壮果肥结果树在七月下旬开始施壮果肥直至八月上旬结束,肥料最好是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施肥量以结果量和树势而定。 株施人畜粪25~50千克,饼肥2~3千克,尿素0.4~0.6千克,磷肥2~3千克,钾肥0.4~0.6千克,滴水线挖沟0.3~0.4米深施。 幼树促梢肥,在七月中、下旬施1次秋梢肥,每次株施尿素和硫酸钾50~150克,兑水5~8千克浇施。 5、整形修剪5.1修剪时间。 以冬季修剪为主,第二年花前复剪,春、夏梢适时摘心,夏梢时抹芽控梢,集中放秋梢调节营养枝与结果枝的比例,保持立体结果树冠,以促进着果,延长丰产年限。 5.2修剪方法幼树期。 1-3年树,以轻剪为主,矮主干(定干25cm左右),多分枝(4-6条),拉线整形,短截促梢及形成上小下大成宝塔形的树冠。 结果初期。 3-6年生树,抹除夏梢以减少落果,保留迟夏梢以扩大结果面积。 对过长的营养枝留8-10片叶后及时摘心,回缩或短截结果后枝组。 抽生较多夏、秋梢营养枝时,采用三三制处理:即短截三分之一长势较强的,疏去三分之一长势衰弱的,保留三之一长势中庸的。 控制冬梢、保留下部枝条,疏除不定芽。 盛果期。 6-15年生树,及时回缩结果枝组,落花落果枝组和衰退枝组。 剪除枯枝、病虫枝。 对当年抽生的夏、秋梢营养枝,通过短截其中部分枝梢调节翌年产量,防止大小年结果。 对无叶枝组,在重疏删基础上,对大部分或全部枝梢短截处理。 衰老更新期。 对15年以上的衰老树在春季发芽前进行回缩修剪。 在回缩衰弱枝的基础上,疏除密弱枝群,短截所有夏、秋梢营养枝和有叶结果枝。 对衰老树更新修剪后所促发的夏、秋梢进行短强、留中、去弱的三三制处理。 6、花果管理6.1控花。 在冬季修剪的基础上进行花前复剪,然后控花,强技适当多留花,弱枝少留或不留,有叶花多留,无叶花少留或不留,抹除畸形花、病虫花等。 6.2疏果。 人工疏果分二次进行,第一次在第一次生理落果后,只疏除小果、病虫果、畸形果、密弱果。 第二次在第二次生理落果结束后,根据叶果比进行疏果。 使叶果比为70-80:1,弱枝叶果比适当加大。 7、病虫害防治7.1农业防治。 结合合理肥水管理,科学修剪、控梢、冬季树干涂白(用石灰1份水6份食盐-匙调制成浆状涂刷在主干),搞好冬季清园,清除病技、叶集中处理。 7.2化学防治用药原则。 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应在病虫害发生初期进行;严格控制农药的安全间隔期、施用量和使用次数,采果前20天以上不能施用;同一种农药不能连续施用,应有3种以上作用机理不同的农药交替或混合施用;不使用国家禁用的农药和未获准登记的农药。 选择使用阿维菌素、BT乳剂、吡虫啉、灭幼脲、尼索朗、螨死净、甲基托布津、多菌灵、扑海因、硫酸铜、石硫合剂、百菌清等高效低毒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