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编辑的角度来看,东吴期货对电解铝市场的分析文本具有较强的信息密度和逻辑连贯性,但某些表述可以进一步优化以提升清晰度和专业性。以下我将逐层拆解并详细分析该文本的关键要素。
文本开头“供应保持在高位”直接点明了市场基本面,简洁有力,但“下游初端开工转为下行”这一表述稍显模糊;“初端开工”可能指代下游制造业的初始生产环节,但若替换为“下游需求端开工率”会更易理解,避免行业术语的歧义。同时,“消费进入淡季但铝价依然偏高使得下游观望情绪浓厚”这一句因果逻辑清晰,突出了价格与消费的矛盾,不过“观望情绪浓厚”的表述略显口语化,建议改为“观望情绪显著增强”以增强正式感。
关于订单情况的描述“企业仍有在手订单,但新接订单量出现下滑”结构平衡,既承认现状又点明问题,但“在手订单”和“新接订单”的对比可更精炼;例如,合并为“企业订单存量稳定但增量不足”能减少冗余。在库存和仓单部分,“短期库存偏低且LME仓单集中度依然保持在极高水平”信息完整,但“依然保持在”有重复之嫌,简化为“持续处于高位”即可提升流畅度。外部因素“隔夜美国CPI低于市场预期,美元走弱,推动铝价走强”的衔接自然,但“推动铝价走强”稍显被动,改为“支撑铝价上行”能更主动地体现市场动态。
整体而言,该文本的优势在于数据全面、逻辑递进合理,从供应、需求到外部因素层层深入,适合快速传达市场动态。改进空间在于语言精炼度和术语一致性:部分句子如“消费进入淡季但铝价依然偏高”可微调为“尽管消费淡季来临,铝价却持续高企”,以避免转折词的堆砌。作为编辑,我建议在重写时强化因果链条,并统一专业术语,确保分析既权威又易于传播。
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是( ) A.法国 B.德国 C.日本 D.美
D 试题分析:工业发达程度,首先从GDP的总值分析,美国16.亿美元(2013年)、法国2.736万亿美元(2013年)、德国3.43万亿美元(2013年)、日本4.8973万亿美元(2013年),美国的GDP的总值最多;其次,从工业的产品在世界的排位、农业的产品在世界的排位等,比如:美国的农业生产实现了地区生产的专业化,形成了一些农业带(区),生产规模很大,农业生产的各个过程和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和专业化,效率高,产量大。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业出口国,占世界农业出口市场的一半以上。 美国工业产品主要包括了汽车、飞机和电子产品。 最后,科学技术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美国有高度发达的现代市场经济,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20世纪90年代,以信息、生物技术产业为代表的新经济蓬勃发展,受此推动,美经济经历了长达十年的增长期。
什么因素决定国家之间的货币汇率的?
??嗣癖曳侨?蚧醣摇 购买力平价理论规定,汇率由同一组商品的相对价格决定。 通货膨胀率的变动应会被等量但相反方向的汇率变动所抵销。 举一个汉堡包的经典案例,如果汉堡包在美国值 2.00 美元一个,而在英国值 1.00 英磅一个,那么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汇率一定是 2 美元每 1 英磅。 如果盛行市场汇率是 1.7 美元每英磅,那么英磅就被称为低估通货, 而美元则被称为高估通货。 此理论假设这两种货币将最终向 2:1 的关系变化。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主要不足在于其假设商品能被自由交易,并且不计关税、配额和赋税等交易成本。 另一个不足是它只适用于商品,却忽视了服务,而服务恰恰可以有非常显著的价值差距的空间。 另外,除了通货膨胀率和利息率差异之外,还有其它若干个因素影响着汇率,比如:经济数字发布/报告、资产市场以及政局发展。 在 20 世纪 90 年代之前,购买力平价理论缺少事实依据来证明其有效性。 90 年代之后, 此理论似乎只适用于长周期(3-5 年)。 在如此跨度的周期中,价格最终向平价靠拢。 (2)利率平价 (IRP)利率平价规定,一种货币对另一种货币的升值(贬值)必将被利率差异的变动所抵销。 如果美国利率高于日本利率,那么美元将对日元贬值,贬值幅度据防止无风险套汇而定。 未来汇率会在当日规定的远期汇率中被反映。 在我们的例子中,美元的远期汇率被看作贴水,因为以远期汇率购得的日元少于以即期汇率购得的日元。 日元则被视为升水。 20 世纪 90 年代之后,无证据表明利率平价说仍然有效。 与此理论截然相反,具有高利率的货币通常不但没有贬值,反而因对通货膨胀的远期抑制和身为高效益货币而增值。 (3)国际收支模式此模式认为外汇汇率必须处于其平衡水平——即能产生稳定经常帐户余额的汇率。 出现贸易赤字的国家,其外汇储备将会减少,并最终使其本国货币币值降低(贬值)。 便宜的货币使该国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更具价格优势,同时也使进口产品变得更加昂贵。 在一段调整期后,进口量被迫下降,出口量上升,从而使贸易余额和货币向平衡状态稳定。 与购买力平价理论一样,国际收支模式主要侧重于贸易商品和服务,而忽视了全球资本流动日趋重要的作用。 换而言之,金钱不仅追逐商品和服务,而且从更广义而言,追逐股票和债券等金融资产。 此类资本流进入国际收支的资本帐户项目,从而可平衡经常帐户中的赤字。 资本流动的增加产生了资产市场模式。 (4)资产市场模式目前为止的最佳模式。 金融资产(股票和债券)贸易的迅速膨胀使分析家和交易商以新的视角来审视货币。 诸如增长率、通胀率和生产率等经济变量已不再是货币变动仅有的驱动因素。 源于跨国金融资产交易的外汇交易份额,已使由商品和服务贸易产生的货币交易相形见绌。 资产市场方法将货币视为在高效金融市场中交易的资产价格。 因此,货币越来越显示出其与资产市场,特别是股票间的密切关联主要由货币发行量决定,其次是生产力、心理预期!钱只是纸,是表示产品价值的纸,是为了方便交易由国家强制法定的什么都能换的一般等价物(凡是商品钱都能等于它的物品就叫一般等价物),只有产品才有价值。 币值和发行量有关和面额也有关,发行量面额完全是由发行货币的政府当局决定,产品一定量的时候,发行的少发行面额小那么就值钱,发行的多面额大呢么就不值钱。 对于开放的国家,除了上述的,还有就是两国的生产力水平——不可能一个国家什么都没有他就发行货币去换别个国家的货币吧!还有两者的供求关系。 还有心里预期等等。
试述通货膨胀形成的理论原因

1.成本推动型,比如货币超发了,导致原材料涨价,所以最终产品价格上涨 2.需求拉动型,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3.输入型,大量国际资本进入推高物价,比如中国之前的股市和房价 农产品价格 我们国家通胀的形成,我个人认为是三种都存在。 比如我国铁矿石采购价格年年上涨,会导致钢铁行业下游的产品因为要消化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而采取涨价; 热钱预期RMB升值,为了套利因此大肆购买人民币资产,另一方面,我们国家出口企业创汇以后要到银行换成人民币,而银行拿外汇卖给央行换成人民币又通过贷款等方式将大量RMB流通到市面上,从而导致了货币超发,通货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