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市场分析的角度来看,乙二醇当前的供需动态呈现出复杂性和潜在的不确定性。东海期货的观点强调了关注下游减产、装置检修和成本因素的重要性,这实际上反映了乙二醇产业链的整体脆弱性。在供给端,煤制乙二醇的供应变化是关键驱动因素之一。前期煤制供应减少确实推动了价格反弹,这源于煤炭成本的直接影响;近期煤价持续低位运行,可能会削弱这种支撑效应。考虑到夏季作为需求峰季,高温可能影响工业活动,煤制装置的开工率存在变动的可能性——例如,如果煤价反弹或需求激增,供应可能回升,从而压制价格。这种成本敏感性的分析提醒我们,乙二醇的价格波动不仅受短期事件驱动,还依赖于宏观经济环境和能源政策的联动。
在需求侧,下游减产行为对乙二醇产生的负反馈影响值得深入探讨。下游行业(如聚酯生产)的减产,本质上是需求收缩的表现,这会部分抵消供应端的减少效应。需求下降可能导致乙二醇库存累积压力减轻,但无法完全消除过剩风险。例如,如果下游企业持续减产以应对疲软市场,乙二醇的消费量会缩减,从而削弱价格上行空间。这种对冲机制凸显了市场自我调节的特性:供应减量虽能提振短期价格,但若需求同步萎缩,整体平衡可能难以实现突破性改善。从我的角度,这提醒投资者需密切关注下游终端市场的消费数据和政策信号,以避免盲目乐观。
大装置检修的长期性为乙二醇市场提供了阶段性支撑。检修时间延长意味着供应受限,这有助于维持一段时间的去库过程(即库存减少),从而为价格提供温和上行动力。这种去库趋势的持续性存疑——仅靠小幅去库难以支撑价格大幅冲高,必须辅以更强劲的去库验证,例如库存连续多周下降或需求超预期复苏。否则,市场可能陷入震荡格局。结合夏季峰季的潜在变数,如极端天气或能源政策调整,乙二醇的价格路径将高度依赖实际数据跟踪,而非单一因素驱动。
乙二醇市场的前景取决于多重因素的交互作用。从我的分析来看,短期焦点应放在成本(如煤价波动)和供需平衡(装置开工与下游减产)的实时监测上。尽管小幅去库可能带来缓冲,但价格冲高需更多证据支持,投资者宜采取谨慎策略,结合宏观指标进行动态评估。

真丝线和涤纶线的区别
真丝线为天然纤维,成分是蛋白质。 涤纶线是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塑胶PET与PBT的区别
1、力学性能不同:PBT具有突出的强韧性,PBT拉伸强度、压缩强度、弯曲强度、模量等不如PET,但是韧性比PET好。 2、热性能不同:PET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不高,仅为75℃;PBT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更低,只有30℃左右。 未增强的PET、PBT热变形温度较低,在55~88℃之间。 3、电性能不能:PBT密度比PET小些,故对电性能的影响稍小些。 未增强的PBT介电常数在3.1~3.3之间,增强后的PBT介电常数在3.3~3.8之间。 4、应用范围不同:PET用于汽车工业,电器元件,工业应用(泵壳体、手工器械等);PBT用于家用器具,保险丝盒、汽车工业(散热器格窗、车身嵌板、车轮盖、门窗部件等)。 5、流道和浇口不同:PET可以使用所有常规类型的浇口。 浇口尺寸应当为塑件厚度的50~100%;PBT可以使用各种型式的浇口,也可以使用热流道,但要注意防止材料的渗漏和降解。 6、融化温度不同:PET对于非填充类型:265~280℃;对于玻璃填充类型:275~290℃;PBT225~275℃,建议温度:250℃。
乙二醇和聚乙二醇哪个挥发度大
乙二醇蒸汽压为0.06mmHg/(20℃);而聚乙二醇蒸汽压<0.01 mm Hg ( 20℃)。 一般来说,在相同的温度下,物质的挥发性越大,其蒸汽压就越高!所以乙二醇挥发度大。 而水在20℃时的饱和蒸汽压约为17.5 mmHg,远大于以上两者,所以说乙二醇和聚乙二醇都是不易挥发的物质。 非要比较的话那就是乙二醇挥发度大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