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析当前煤炭市场动态时,观察到供给端呈现周期性收紧趋势。具体而言,6月作为安全生产月,叠加环保督查的强化执行,导致部分煤矿产能释放受限,尤其是月底节前生产任务完成后,煤矿整体开工率下降。这一因素与环保政策扰动相结合,进一步压缩了产地供给,形成阶段性短缺,从而支撑了市场价格的上行压力。
需求方面,市场氛围有所回暖,但分化明显。非电行业的补库需求开始少量释放,例如煤化工整体开工率有所增长,带动了贸易户的采购积极性,部分煤矿报价因此继续上调。下游采购意愿整体偏弱,尤其在北港地区,指数持稳但交投平淡,补空单需求有限,市场报还盘差距较大,反映出终端用户的谨慎态度。同时,进口煤价格整体偏弱运行,仅澳煤因事故影响短暂提振,但内外价差倒挂严重,下游招标意愿不强,这进一步限制了进口煤对国内市场的补充作用。
天气因素对需求驱动产生显著影响。西南季风持续推动南方水汽北上,预计北方气温将回落,南方降水增强,这可能导致居民端用电需求短期回落。同时,水电输出改善有望替代部分火电需求,日耗增长驱动力相对有限。南方雨季对建材用煤需求形成压制,尽管非电需求整体改善,但区域不平衡性凸显,限制了煤炭需求的全面复苏。
库存和运输环节显示微妙变化。主要省市电厂库存小幅回升,但仍略低于同比水平,反映出库存管理偏紧。港口方面,北港堆存场地紧张和发运倒挂问题抑制了调入量,使其维持中位;而补空单需求和沿海终端长协拉运的增加,推动调出量小幅高于调入,库存呈现窄幅去化趋势。这种动态表明,尽管短期拉运活动有所起色,但整体库存压力仍存,需警惕潜在供给中断风险。

展望未来,随着迎峰度夏季节临近,煤炭需求有望季节性改善,但上行空间受多重因素制约。一方面,行业整体库存偏高,叠加清洁能源发电占比攀升,可能限制火电表现;另一方面,气温攀升或带动煤价稳中偏强运行,但上方空间有限,主要因供给恢复潜力和进口替代可能。综合来看,市场需关注环保政策演变、天气异常及库存去化节奏,以应对潜在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