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的沥青期货市场呈现明显的震荡下行趋势,主力合约开盘报3480.00元/吨,盘中最高触及3482.00元/吨,最低下探3418.00元/吨,最终收于3453.00元/吨,跌幅达1.9%。这一走势反映出市场在多重因素交织下的脆弱性。从技术面看,价格在3480元附近开盘后迅速下挫,表明上方阻力较强,盘中低点3418元则显示空头力量占据主导,而收盘价3453元虽略高于低点,但仍低于开盘价,暗示短期支撑不足。整体来看,沥青期货的下跌主要受成本端原油价格波动和供需基本面疲软的双重影响,市场情绪偏向谨慎。
市场要闻方面,哥伦比亚Bicentenario管道因爆炸袭击暂停原油输送,这一事件对当地能源供应造成冲击,短期内可能推高原油价格,从而间接支撑沥青成本。但考虑到哥伦比亚在全球原油市场的份额较小,其影响或限于区域层面,且相关部门正在调查恢复时间,不确定性较高。巴西财政部长塞隆对石油增售项目的支持,强调了其灵活调整的特性,而非结构性安排,这暗示巴西可能根据市场供需动态增加石油供应,对油价构成潜在下行压力。国际能源署署长比罗尔将俄罗斯和伊朗列为油价的关键不确定因素,凸显地缘政治风险对能源市场的放大效应,近期乌克兰冲突和中东局势若升级,可能加剧油价波动,进而影响沥青期货走势。哈萨克斯坦能源部副部长透露的欧佩克+会议,将讨论增产决策,目前具体幅度未定,但会议结果若倾向增产,将缓解供应紧张,打压油价;反之,维持减产则可能支撑成本端。埃克森美孚高级副总裁尼尔·查普曼的投资标准(新项目成本低于35美元/桶才投资),反映了石油巨头对高成本环境的谨慎态度,这可能抑制未来供应增长,长期利好油价,但对沥青短期影响有限,因企业投资周期较长。
机构观点汇总提供了更深入的基本面分析。国信期货指出,当前沥青企业开工负荷率处于偏高水平(40.55%,环比上升4.74%),但市场刚需表现平淡,中下游采购积极性一般,这导致供应过剩风险。库存处于同期低位虽对价格有一定支撑,但昨晚原油价格大幅下跌削弱了成本端支撑,凸显沥青对原油依赖度高。国新国证期货则强调本期产能利用率环比回落,出货量减少,加之南方梅雨季来临,终端需求将受压制,基本面维持供需双弱格局,预计短期沥青呈震荡走势。这些观点一致认为,当前市场缺乏强劲驱动因素,供需矛盾是核心问题:高开工率与弱需求并存,成本端原油的波动成为价格摇摆的关键推手。
综合来看,沥青期货的短期走势将高度依赖原油价格动向和地缘政治事件。哥伦比亚管道事件和欧佩克+会议可能带来短期扰动,但巴西石油增售的灵活性及埃克森美孚的投资谨慎性,暗示中长期供应可能趋于宽松。需求端受季节性因素(如梅雨季)抑制,叠加机构预测的供需双弱,预计沥青价格在3450元附近维持震荡,下行风险略大。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原油市场动态和本周六的欧佩克+会议结果,同时关注库存变化和需求复苏信号,以规避潜在波动风险。
3台880kw的发电机可以并机发电吗?

发电机并联运行,应满足以下条件:端电压相等;频率相等;相序和相位相同。 不满足任何一个条件,都会产生有害的冲击电流,而且合闸后转子也不能很快的拉入同步。 并联运行的各发电机组的调速特性、励磁方式等均应一致,是为了避免并联运行的发电机组间产生较大的环流或机组转速震荡。
请问棕榈油具体的营养成份是什么?
一、棕榈油基本情况棕榈油是从油棕树上的棕果中榨取出来的,棕榈树原产西非,18世纪末传到马来西亚,逐渐在东南亚地区广泛种植。 目前,东南亚、南美洲、非洲的很多国家都种植棕榈树。 棕榈果经水煮、碾碎、榨取工艺后,得到毛棕榈油,毛棕榈油经过精炼,去除游离脂肪酸、天然色素、气味后,得到精炼棕榈油(RBD PO)及棕榈色拉油(RBD PKO)。 根据不同需求,通过分提,可以得到24度、33度、44度等不同熔点的棕榈油。 棕榈油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及抗氧化性,在食品工业以及化学工业领域均有广泛应用。 棕榈果实中脂肪酶或脂肪酸过氧化氢酶的水解使得棕榈油的品质不够稳定,需要采取在储罐中充填氮气等方法来保证其质量。 (一)棕榈油的发展历史棕榈油是从油棕树上的棕果(Elaeis Guineensis)中榨取出来的,它被人们当成天然食品来使用已超过五千年的历史。 油棕是一种四季开花结果及长年都有收成的农作物。 油棕的商业性生产可保持25年。 油棕是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产油植物,棕榈树通常2-3年开始结果,8-15年进入旺产期,到18-20年后开始老化、产量降低,这个时候通常需要砍掉重植。 棕榈果生长在棕榈树的大果串上,每个果串大约有棕榈果2000多个。 棕榈油的原产地在西非。 1870年,棕榈树传入马来西亚,当时只是作为一种装饰植物。 直到1917年才进行第一次的商业种植。 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马来西亚为了减少对橡胶和咖啡的贸易依赖,开始大规模提高棕榈油的产量。 现在经过改良后的棕榈产品已经广泛在热带地区的非洲、拉丁美洲和东南亚种植。 其中棕榈油产量高度集中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 (二)棕榈油的生产工艺人们通过水煮、碾碎、榨取的过程,可以从棕榈果肉中获得毛棕榈油(CPO)和棕榈粕(PE);同时在碾碎的过程中,棕榈的果子(即棕榈仁)被分离出来,再经过碾碎和去掉外壳,剩下的果仁经过榨取得到毛棕榈仁油(CPKO)和棕榈仁粕(PKE)。 油棕果实中含两种不同的油脂,从果肉中获得棕榈油;从棕榈种子(仁)中得到棕榈仁油,这两种油中前者更为重要。 以上所有的这些产品,均被有效的应用于食品、化工、农业等领域。 可以说棕榈是一种很好的经济类植物。 经过上述初级阶段的榨取之后,毛棕榈油和毛棕榈仁油被送到精炼厂精炼,经过去除游离脂肪酸、天然色素、气味后,成为色拉级的油脂—精炼棕榈油(RBD PO)及棕榈油色拉油(RBD PKO)。 经过精炼的棕榈油在液态下接近于无色透明,在固态下近白色。 此外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棕榈油还可以经过进一步的分馏、处理,形成棕榈油酸(PFAD)、棕榈液油(简称OLEAN)、棕榈硬脂(简称STEARINE或ST)。 油棕果实里含有较多的解脂酶,所以对收获的果实必须及时进行加工或“杀酵”处理,棕榈毛油容易自行水解而生成较多的游离脂肪酸,酸值增长很快,因此要及时精炼或分提。 棕榈油中富含胡萝卜素(0.05%-0.2%),呈深橙红色,这种色素不能通过碱炼有效地除去,通过氧化可将油色脱至一般浅黄色。 在阳光和空气作用下,棕榈油也会逐渐脱色。 棕榈油略带甜味,具有令人愉快的紫罗兰香味。 常温下呈半固态,其稠度和熔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游离脂肪酸的含量。 国际市场上把游离脂肪酸含量较低的棕榈油叫做“软油”,把游离脂肪酸含量较高的棕榈油叫“硬油”(三)棕榈油的营养成分棕榈油也被称为“饱和油脂”,因为它含有50%的饱和脂肪。 油脂是饱和脂肪、单不饱和脂肪、多不饱和脂肪三种成分混合构成的。 人体对棕榈油的消化和吸收率超过97%,和其他所有植物食用油一样,棕榈油本身不含有胆固醇。 作为一种饱和度较高的油脂,棕榈油曾经被推测有可能会增加人体血清中胆固醇含量。 但经过许多专家进一步的实验论证,发现食用棕榈油不但不会增加血清中的胆固醇,反而有降低胆固醇的趋势,原因是大量研究数据显示,不同的饱和脂肪酸对血脂的影响是不同的,棕榈油中富含中性脂肪酸,促使胆固醇提高的物质在棕榈油中含量微乎其微(1%),棕榈油中富含的天然维他命E及三烯生育酚(600-1000mg/kg)、类胡萝卜素(500-700mg/kg)和亚油酸(10%)对人体的健康十分有益。 一些研究人员曾针对不同的人种(欧洲、美洲、亚洲)分别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棕榈油是一种完全符合人体健康需要的食用植物油。 (四)棕榈油的主要用途棕榈油具有两大特点,一是含饱和脂肪酸比较多,稳定性好,不容易发生氧化变质。 二是棕榈油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A(500-700ppm)和维生素 E(500-800ppm)。 将棕榈油进行分提,使固体脂与液体油分开,其中固体脂可用来代替昂贵的可可脂作巧克力;液体油用作凉拌、烹任或煎炸用油,其味清淡爽口。 大量未经分提的棕榈油用于制皂工业。 用棕榈油生产的皂类能起耐久的泡沫和具有较强的去污能力,棕榈油还可用于马口铁的镀锡及铝箔的碾压。 因此,棕榈油在世界上被广泛用于餐饮业、食品制造业及油脂化工业。 1.棕榈油在餐饮业的应用历史表明,人类将棕榈油应用于餐饮已经有超过5000年的历史。 与其它食用油脂相比,棕榈油产品在煎炸、烧烤食物方面表现出更大的优势,这主要是以下三方面的原因:(1)独具良好的抗氧化性(耐炸性):这主要是因为棕榈油不饱和度适中,不含亚麻酸,富含的天然维他命E及三烯生育酚则是天然的高效抗氧化剂,这使棕榈油与其它油脂相比更适用于煎炸、烧烤食品。 (2)由营养的脂肪酸组成:棕榈油有50%的不饱和脂肪酸,无反式酸,不易与酸质聚合。 (3)经济性:用油的成本一直是餐饮业选择煎炸、烧烤用油的重要考虑因素。 油棕是一种高产的多年生油料植物,其一次栽种可收获20年左右,而且单位面积年产油量远比其它植物油料高,并且产量相对稳定,这些都促使棕榈油成为世界上最具价格优势的食用植物油。 油棕榈是最多产的油料作物。 一公顷土地平均每年生产3.5吨棕榈油和0.4吨棕仁油。 其生产效率大大高于同类植物油,这也意味着每公顷棕榈油的产量为大豆9-10倍。 在我国,目前食用精炼棕榈油主要指标是熔点不超过24℃-33℃,用于食品(面包、饼干等)的煮炸方面,每年的需要量占进口量的绝大部分。 2.棕榈油的食品工业用途棕榈油在食品工业应用方面,一般被加工成起酥油、人造奶油、氢化棕榈油、煎炸油脂和专用油脂等。 象其它食用油一样,棕榈油容易被消化、吸收、以及促进健康。 棕榈油是脂肪里的一种重要成分,属性温和,是制造食品的好材料。 从棕榈油的组合成分看来,它的高固体性质甘油含量让食品避免氢化而保持平稳,并有效的抗拒氧化,它也适合炎热的气候成为糕点和面包厂产品的良好佐料。 由于棕榈油具有的这几种特性,它深受食品制造业所喜爱。 (1)起酥油:起酥油和人造奶油不同,人造奶油是80%的油脂和20%的水,而起酥油是100%纯油脂。 起酥油有很多种,严格来说,每一种食品的制造都需要用到特殊的起酥油,但也有适用于多种食品的通用型起酥油,通常是用来煎炸和烘培食品,如薯条、蛋糕、饼干、夹心饼和面包等食品。 通常起酥油的生产、使用过程中需要和不同的配料搭配,才能适用于不同的产品,如冰激凌、不同风味的饼干等。 (2)人造奶油:人造奶油是由水和油脂组成的乳化物,最初发展人造奶油是为了仿造奶油,但现在已经形成了多种类型的产品,其中棕榈液油适用于制造液态人造奶油,棕榈硬脂更适合于制造固态人造奶油。 (3)氢化棕榈油:氢化棕榈油在印度、巴基斯坦及中东国家有着很广泛的市场,这些市场通常将其当作酪脂类产品使用。 (4)煎炸油:这是棕榈油在食品工业中最广泛的用途之一,主要的原因是其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其富含的生育酚是天然的高效抗氧化剂)、不容易与酸质聚合、有着益于健康的脂肪酸组成(50%不饱和脂肪酸,无反式酸)。 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大部分国家的方便面生产中,绝大部分是用棕榈产品来煎炸面饼,而在中国市场,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煎炸食品(如煎炸早点、煎炸小食等)也开始使用棕榈产品来进行制作。 (5)专用油脂:棕榈油和棕仁油都是生产专用油脂的理想原料,专用油脂主要用于糖果、特别是巧克力类食品的生产。 其中棕仁硬脂由于其物理性质非常接近于可可脂,因此又被称为“代可可脂”。 棕榈油日益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工业中,主要是因为它具有良好的天然抗氧化性、独特的物理特性、适于人体健康的营养构成及显而易见的经济性,随着油脂研究机构的不断努力,棕榈油将更广泛地应用于食品业的各个领域。 3.棕榈产品的工业用途近些年来,棕榈油的工业用途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发达国家,大量棕榈油被应用于工业用途,在我国,棕榈工业产品有“工业味精”之称,足可见其应用之广泛。 工业使用的精炼棕榈油,要求溶点不低于44℃,主要用于制造肥皂、硬脂酸及甘油,每年的需要量基本是在十几万吨。 近年来,随着原油价格的上涨,生物燃油的题材再度被挖掘,棕榈油作为生物燃料的用途被发现,成为了未来棕榈油用途的新增长点。 棕榈油在工业运用中主要分两类:一是从棕榈产品中可以直接得到的,如皂类、环氧棕榈油及其多元醇、聚氨酯和聚丙烯酸酯类产品。 另外一个是油脂化工类产品,如脂肪酸、酯、脂肪醇、含氮化合物及甘油,而在这几种产品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不同的化学方式生产出各种衍生产品。 油脂化工的主要原料是富含碳链长度在C12-C14和C16-C18的油脂,其中棕仁油、棕榈硬脂、棕榈酸都是主要的原料。 (五)棕榈油的保管方式在棕榈油里,酸的形成是由于棕榈果实中脂肪酶或脂肪酸过氧化氢酶两者中任何一种水解所导致。 在未破损的果实中,游离脂肪酸是很低的,但一旦细胞破损,果实脂肪酶活化,在初期游离脂肪酸会急剧上升;而后,游离脂肪酸上升减缓,直到脂肪酶活性钝化才停止。 棕榈油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水平,实际上取决于这样三个因素:果实的不成熟程度(过于成熟的果实却易损伤);果穗预处理(杀酵)达到的程度;以及收获和脂肪酶钝化之间迟延的时间。 在制油时辅以除去铁质,这样可以间接控制氧化作用。 同时注意对促使油脂氧化的一切环境条件加以控制。 输送机、提升机定期进行清理;防止由种植地带来的泥土和破碎物对油造成污染。 切勿采用铜、黄铜、青铜的配件,防止铜和油的接触。 其原因是铜是一种强氧化剂。 在不妨害取油的前提下,尽可能保持较低的温度。 同时,尽量使油少暴露在空气中。 在贮藏期间,在工厂真空干燥工段后面可装冷冻机,使油在进入储罐之前,温度降到45-50℃。 油装进罐后,对罐内充入惰性气体(二氧化碳、氮气)。 也可以在油中加入些抗氧化剂,钝化微量金属,以消除油脂贮藏过程中的氧化作用。 另外,采用大容器储油时,氧化作用亦能控制,也减少装卸时油的飞溅。 在运输和卸货时的注意事项:第一,罐的涂料采用环氧树脂,在装油前要对罐的清洁进行检查。 第二,用惰性气体喷布和覆盖。 第三,油的装载不外溅。 第四,船运期间油温保持在32-40℃。 装货前加热油使其温度上升,速率每24小时不超过5℃。 第五,油的装船温度不超过55℃。 第六,脱臭棕榈油运到终点时,在那里装入涂有环氧树脂的油罐中并充入氮气。
传统动力汽车与混合动力汽车的异同及优劣对比分析
混合动力汽车 混合动力汽车就是在纯电动汽车上加装一套内燃机,其目的是减少汽车的污染,提高纯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 混合动力汽车有串联式和并联式两种结构形式。 复合动力汽车(亦称混合动力汽车)是指车上装有两个以上动力源,包括有电机驱动,符合汽车道路交通、安全法规的汽车,车载动力源有多种:蓄电池、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内燃机车的发电机组,当前复合动力汽车一般是指内燃机车发电机,再加上蓄电池的汽车。 复合动力汽车的优点是:1、采用复合动力后可按平均需用的功率来确定内燃机的最大功率,此时处于油耗低、污染少的最优工况下工作。 需要大功率内燃机功率不足时,由电池来补充;负荷少时,富余的功率可发电给电池充电,由于内燃机可持续工作,电池又可以不断得到充电,故其行程和普通汽车一样。 2、因为有了电池, 可以十分方便地回收制动时、下坡时、怠速时的能量。 3、在繁华市区,可关停内燃机,由电池单独驱动,实现零排放。 混合动力汽车在发达国家已经日益成熟,有些已经进入实用阶段。 由于构造复杂,汽车时代到来之前,混合动力型汽车只是一种过渡产品。 再说电动汽车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 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 一般采用高效率充电电池,或燃料电池为动力源。 电动汽车无需再用内燃机,因此,电动汽车的电动机相当于传统汽车的发动机,蓄电池相当于原来的油箱,由于电能是二次能源,可以来源于风能、水能、热能、太阳能等多种方式。 电动汽车的优点是:它本身不排放污染大气的有害气体,即使按所耗电量 换算为发电厂的排放,除硫和微粒外,其它污染物也显著减少,由于电厂大多建于远离人口密集的城市,对人类伤害较少,而且电厂是固定不动的,集中的排放,清除各种有害排放物较容易,也已有了相关技术。 由于电力可以从多种一次能源获得,如煤、核能、水力等,解除人们对石油资源日见枯竭的担心。 电动汽车还可以充分利用晚间用电低谷时富余的电力充电,使发电设备日夜都能充分利用,大大提高其经济效益。 有些研究表明,同样的原油经过粗炼,送至电厂发电,经充入电池,再由电池驱动汽车,其能量利用效率比经过精炼变为汽油,再经汽油机驱动汽车高,因此有利于节约能源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量,正是这些优点,使电动汽车的研究和应用成为汽车工业的一个热点。 电动汽车的困难是目前蓄电池单位重量储存的能量太少,还因电动车的电池较贵,又没形成经济规模,故购买价格较贵,至于使用成本,有些试用结果比汽车贵,有些结果仅为汽车的1/3,这主要取决于电池的寿命及当地的油、电价格。 电池是电动汽车发展的首要关键,汽车动力电池难在 “低成本要求”、“高容量要求”及“高安全要求”等三个要求上。 要想在较大范围内应用电动汽车,要依靠先进的蓄电池经过10多年的筛选,现在普遍看好的氢镍电池,铁电池,锂离子和锂聚合物电池。 氢镍电池单位重量储存能量比铅酸电池多一倍,其它性能也都优于铅酸电池。 但目前价格为铅酸电池的4-5倍,正在大力攻关让它降下来。 铁电池采用的是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的铁元素材料,成本得到大幅度降低,也有厂家采用。 锂是最轻、化学特性十分活泼的金属,锂离子电池单位重量储能为铅酸电池的3倍,锂聚合物电池为4倍,而且锂资源较丰富,价格也不很贵,是很有希望的电池。 我现在就在开发空气电动汽车,将空压机和太阳能装在汽车上,实现绿色能源与现代科技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