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品期货交易所的发展历程,是市场机制与风险管理不断演进的重要篇章。自20世纪90年代初起步以来,中国期货市场经历了从无序到规范、从探索到成熟的蜕变过程。这一历程不仅反映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也体现了金融创新与风险控制的平衡艺术。
在早期阶段,中国商品期货交易所的设立源于对价格发现和风险对冲的需求。1990年,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期货市场的萌芽,随后上海、大连等交易所相继设立。初期市场缺乏有效监管,投机氛围浓厚,导致多次风险事件,如“327国债期货事件”暴露了制度不健全的弊端。这一阶段的教训促使政府加强顶层设计,于1999年颁布《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明确了监管框架,为市场规范化奠定了基础。

进入21世纪,中国商品期货交易所逐步融入全球化浪潮。2006年,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的成立扩展了金融衍生品市场,而商品期货品种也从传统的农产品、金属扩展到能源、化工等领域。市场机制的创新,如保证金制度、每日无负债结算等,显著提升了交易效率和风险管控能力。与此同时,交易所引入了做市商制度和程序化交易,增强了市场流动性,但也带来了新型风险,如高频交易引发的市场波动。这一阶段的发展体现了“创新与监管并重”的理念,风险管理开始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防。
近年来,中国商品期货交易所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发挥了更大作用。通过“期货+保险”等模式,帮助农户和企业规避价格风险;国际化进程加速,如原油期货的推出吸引了全球投资者。挑战依然存在:全球经贸摩擦、黑天鹅事件(如新冠疫情)加剧了市场不确定性,考验着交易所的风险抵御能力。未来,交易所需进一步优化交易机制,发展智能风控系统,并加强跨境监管合作,以构建更具韧性的市场体系。
中国商品期货交易所的发展是一部不断平衡创新与稳定的历史。从早期探索到现代成熟,市场机制与风险管理的协同进化不仅推动了金融市场的深化,也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这一历程证明,唯有在制度完善与技术创新的双轮驱动下,期货市场才能行稳致远。
自选果蔬超市如何定价
一、确认订价目标企业经营的目的是为啦要赚取利益,故其价格订定一定牵涉到利益的回收,亦即应先找出利润目标,但要怎么样来找出这个目标呢?我们可从“损益平衡点”的观念来着手,其公式为:损益平衡点=固定营业费用÷(1—变动成本÷销货净额)=固定营业费用÷(1—成本率)=固定营业费用÷(毛利率—变动费用率)假设一家400平米的超级市场,每个月需要500万元之费用,而超级市场平均的毛利率有20%,且变动费用率为“0”损益平衡点为:500万元/0.2=2,500万元,亦即该超市每个月要做2,500万元之营业额才不会亏本。 如果我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一家超市在商圈调查时,大概每个月可做3,000万元之生意,而该超市大概的费用支出每月需600万元,则其平均毛利率一定掌握在600万元/3,000万元=20%,才算平衡,亦即毛利率如低于20%则会产生亏损,高出才有利润。 而此损益平衡点需要的毛利率,那就我们最简单的订价基准。 如某项商品,其进货成本是80元,我们预定的毛利率是20%,则该商品的售价应为100元,则可采用以下:售价=购入成本÷(1—预定销售毛利率)=80元÷(1—0.2)=80÷0.8=100若改用传统的成本加二成的算法,则可能得出来的毛利率会降至16.67%,其算法如下:80元+(80×20%)=80+16=96元;其毛利率变成(96元—80元)÷96元=16.67%而非20%。 商品计划人员在为商品订价时,一直要在脑海里存有这个订价目标,碰到竞争或消费者无法认同这个加价率而一定削价时,一定要想方法增高其他敏感度较低的商品的售价或降低进价,以弥补亏损。 总之,整体的订价目标要高于损益平衡所需的毛利率目标,才干获取利润。 二、确认真正的成本要找出商品真正的原价,首先一定对“步留率”有所啦解。 步留率源自日本,由于中国尚未找到较合适且足以诠释其意义的用语,在此只有先予延用。 所谓步留率大多用于生鲜食品,意指生鲜食品经处理后,可贩卖的部分与原有全部之比率。 例:100公斤的高丽菜,经去外叶后,所留下来能够贩卖的只有80公斤,则80÷ 100=80%,其步留率那就80%。 超市各部门的经营者,都一定对蔬菜、水果、鲜鱼、肉类之步留率有深入的啦解,如此,在订价时才不会出错。 步留率虽然亦参考有关单位或同业,但在经营的进程中,仍要不断的印证。 例:我们每天都要卖吴郭鱼,只要我们啦解进货时的数量,在去鱼鳞、鱼肚后,再加以过磅,假设处理前的重量为80公斤,处理后剩65公斤,则步留率=65/80×100%=81.25%经过一段时间之总计后,我们可算出其平均值,这个平均值那就我们算出原价的依据。 如上述的吴郭鱼例子,80公斤的进价花啦2000元,进价每公斤为2000元÷80= 25元,但实际上我们能够卖给消费者的只有65公斤,因此我们真正的原价是2000元÷65公斤=30.77元。 如用步留率求出原价,则其公式为原价=进价÷步留率=25÷0.8125=30.77元,一般我们在每日进货后,都一定要先将进价换算成原价,如此才不会在设定卖价时亏本。 而就干货,好些厂商为促销其商品,也有好些折让方法,例某碳酸饮料,每箱(24瓶)牌价是300元、在促销期间的优待如下:①10箱以上,每10箱送1箱②30箱以上,每箱折让5元③50箱以上,每箱折让10元④100箱以上,每箱折让20元某超市大量采购,进货100箱,则其原价应是(100箱×300元/箱—100箱×20元/箱)÷100箱+10箱(搭赠)=(30,000—2,000)÷110=254.5元/箱该碳酸饮料小量进货的成本每罐是300元÷24=12.5元,大量进货后,每罐的成本为254.5元÷24=10.6元这个价格那就前面所说的成本容许值。 在没竞争的情况下,我们仍依正常的加价率,如仍以前述的二成来计算,则12.5÷0.8=15.6元,可设定在巧或16元,在碰到竞争时,最低的价格不应再低于10.6元,如果该项商品订价仍无法与同业竞争只有另觅他途,,三、访查竞争者的价格“访价”是设定价格最好的依据。 在步入竞争导向的时代里,几乎已没哪些才是“合理的价格”,有的只是“竞争的价格”。 我们在做访价活动时,不仅要啦解同业的售价,有时甚至要啦解相近业态的售价;如超市一定啦解量贩店零售店等的卖价。 一般超市都有固定的人员在做这项工作,但从事商品计划的人员,亦须时常到其他超市或零售店去比较,一地方啦解价格,一地方也可发现几个自己尚未引进的商品,并观察出业态或商品的走势。 访价不仅要对末端的零售价格进行啦解,在生鲜食品地方,对果菜、鱼肉等市场的进货状况、拍卖行情、毛猪的牌价等都要设法去取得,以做为定价之依据。 有啦同业的价格后,如果不想引起削价竞争,则应参考多数同业的价格来订价,如果在品质或鲜度上较别家超市特殊,则因价值较高,售价也可稍为拉高。 如果从访价或竞争的角度来看,就没哪些价格政策可言啦,但商品计划人员仍要以同业的售价与自己的进价做比较,如低于我们的定价目标,则显示可能是我们的进货价格太高或我们的费用率太高,这些都值得检讨。 四、考虑环境的因素价格订定时,除啦要啦解自己本身的状况外,对自己的订价目标、产品的原价及随时在变化的四周环境,也要有很高的敏感性。 在环境地方要留意的为:(一)同业的价格动向也许表面上风平浪静,但竞争者可能随时在准备下一波的攻击。 同业在办促销活动时,除非我们采用不同的促销策略,如同业用特卖,我们用抽奖,各自吸引不同阶层或不同需求的客层,否则在同业做特卖时,最好亦适度跟进,才干使自己更具竞争力。 (二)季节变化的因素在季节更替时,商品也随着改变。 如夏季来临,冷饮上??;冬季来时,火锅因应。 商品计划人员应啦解季节的变化,并借此控制消费者的需求。 要留意的是,季节性商品的推出应把握最好时机,如秋冬变化之际,第一波寒流来临时,适时推出火锅商品,必定会有不错的销售业绩,因为此时消费者的需求较高,如推出太晚,当消费者已被喂饱啦,需求的频度已降低才来推出,销售的契机就已丧失。 此外在季节更替时初推出的商品,其售价应酌予降低,借以吸引消费者的留意。 (三)气候变化的因素我国幅员辽阔,气候的变化非常大。 尤其在夏季时,应特别留意季风动向的变化。 (四)啦解整体供需的状况当供过于求时,价格政策只能以通常的价格销售;当需求大于供给时,可适度的调高售价。 尤其生鲜果菜,常因季节更替,或气候的变化而产生供需失调。 而就其他的商品,因取代性高,较难回复到以往的“卖方市场”。 五、找出消费者心目中的价格带消费者在购买东西时,对各种商品都有其认知的价格,也那就消费者所能接受的价格范围,此即价格带。 例:消费者认知的柳丁价格每公斤不应超过20元,柑桔应在20~30元之间,芒果应在80元下列,若在这些价格带以上,这些产品可能就很难被接受。 如因泰国榴莲盛产,价格降低,以往一个榴莲在2~3公斤间,每个在超级市场须要卖80元~10元。 今年某家超市把握啦契机,乘机办啦榴莲的促销活动,以每个约30~50元的价格出售,结果平常平均每天只能卖出1~2个的榴莲,促销期间,每天可卖出20~30个。 因此有这种业绩,主要是因为消费者已认知榴莲的价格带应有每个80元上下,现在价格带降低,使消费层面扩大。 商品计划人员在规划商品时一定要依据消费者的价格带来规划,让消费者有物超所值的感觉,这样销售的速度才会加快。
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的区别,哪个好?
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之间既有联系,又有本质的区别。 从功能上看,两者都是社会风险化解机制,社会保险是多层次社会保险体系中的主体,商业保险可以作为社会保险的补充,是多层次社会保险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一是性质不同。 社会保险是由国家立法强制实施,属于政府行为,是一种福利事业,具有非盈利性质。 商业保险是一种商业行为,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完全是一种自愿的契约关系;具有以盈利为目的的性质;二是目的不同。 社会保险不是以盈利为目的,其出发点是为了确保劳动者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商业保险的根本目的则是获取利润,只是在此前提下给投保者以经济补偿;三是资金来源不同。 社会保险是由国家、用人单位和个人三者承担。 商业保险完全是由投保个人负担;四是待遇水平不同。 社会保险从稳定社会出发,着眼于长期性基本生活的保障,还要随着物价上升进行调整、逐步提高。 商业保险着眼于一次性经济补偿。 五是政府承担的责任不同。 社会保险是公民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力。 政府对社会承担最终的兜底责任。 商业保险则受市场竞争机制制约,政府主要依法对商业保险进行监管,以?;ね度说睦?。 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主要区别有: 1、实施目的不同。 社会保险是为社会成员提供必要时的基本保障,不以赢利为目的;商业保险则是保险公司的商业化运作,以利润为目的; 2、实施方式不同。 社会保险是根据国家立法强制实施,商业保险是遵循“契约自由”原则,由企业和个人自愿投保; 3、实施主体和对象不同。 社会保险由国家成立的专门性机构进行基金的筹集、管理及发放,其对象是法定范围内的社会成员;商业保险是保险公司来经营管理的,被保险人可以是符合承保条件的任何人; 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两者是有着本质的区别 但可以互相补充。
白银t+d软件是什么?
白银T+D就是指由上?;平鸾灰姿骋恢贫ǖ摹滓鳷+D规定在将来某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交割一定数量标的物的标准化合约。 白银T+D这个标的物,又叫基础资产,是黄金T+D的合约所对应的现货。 白银T+D其特点是:白银T+D以分期付款方式进行买卖,白银T+D交易者可以选择当日交割,白银T+D也可以无限期的延期交割。 白银T+D合约内容包括:白银T+D合约名称、白银T+D交易单位、白银T+D报价单位、白银T+D最小变动价位、白银T+D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白银T+D交易时间、白银T+D交割日期、白银T+D交割品级、白银T+D交割地点、白银T+D最低交易保证金、白银T+D交易手续费、白银T+D交割方式、白银T+D交易代码等。 白银T+D合约附件与白银T+D合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白银T+D市场是买卖这个投资合约的市场。 白银T+D买卖是由转移价格波动风险的生产经营者和承受价格风险而获利的风险投资者参加的,白银T+D在交易所内依法公平竞争而进行的,白银T+D并且有保证金制度为保障。 保证金制度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用较少的钱做较大的买卖,白银T+D保证金一般为合约值 的10%,白银T+D与股票投资相比较,投资者在场上投资资金比其他投资要小得多,俗称“以小搏大”。 这种投资交易的目的不是获得实物,白银T+D而是回避价格风险或套利,白银T+D一般不实现商品所有权的转移。 白银T+D的市场的基本功能在于给生产经营者提供套期保值、白银T+D回避价格风险的手段,以及通过公平、公开竞争形成公正的价格。 必须要强调的是,这是合法的,受法律保障的!! 白银T+D的全称是,白银现货无限延期交易 白银T+D是上海黄金交易所的一个投资产品。 白银T+D相对于纸白银和股票来说是具有很大的优势的 这个是非常不错的投资 白银T+D第一 白银T+D保证金的机制,白银T+D只需要支付15%的保证金就可以操作了 大大降低了你的投资成本 白银T+D第二 白银T+D双向操作机制,白银T+D可以买涨也可以买跌,白银T+D在行情涨或者跌的时候都可以为你带来利润,白银T+D不向纸白银纸黄金一样只能买涨不能跌 白银T+D第三 白银T+D相比与期货来说白银T+D具有无限延期的特性,白银T+D不必担心合约到期而造成损失,白银T+D对于想买实物黄金保值的投资者来说增加了一种选择,并且投白银T+D资成本只需用买实物的15%资金就可以达到100%的效果 白银T+D第四 白银T+D即时交易,也就是说可以随时买卖,白银T+D只要在交易时间之内就可以随时买随时卖,白银T+D不像股票一样要下一个交易日才可以卖出,错失良机 白银T+D第五 白银T+D交易时间比较长,白银T+D相比与股票来说增加了晚盘时间,白银T+D非常适合上班族投资,让你在晚上也可以做投资盈利